話說張繡和張遼兩路大軍同時進攻許都,李典擔心劉備與張繡結盟,想要瓜分潁川郡。
其實隻是趙塵的計謀罷了。
趙塵命張遼領軍大搖大擺地前往許都,一來就是要告訴諸葛亮和賈詡,平輿城此刻可以攻,而城中早已經安排好了相應的埋伏,坐等甕中捉鱉,二來就算是諸葛亮不來,賈詡定然也會建議張繡攻取潁川,畢竟此刻乃千載難逢的機會。
以賈詡的才智,定然能明白張遼能領兵攻打許都,意味著曹操在官渡之戰失利。
否則若是曹操得利,趙塵絕對不會做出如此莽撞的決定,隻要曹操派任何一個將軍領軍從官渡南下,便可對張遼大軍前後夾擊,張遼必敗。
果不其然,賈詡當即建議張繡起兵北上,不可放過機會。
兩路大軍同時攻打許都,讓李典和於禁措手不及。
二人不得不分兵兩路,一路守東門,一路守南門。
可城中的士兵哪有那麼容易調整,為了應對張遼,大量的將士早就調集到了東門。
此刻再要分兵南門,一時半刻根本無法完成。
張遼看準時機,命人強行攻城。
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也抓緊時間,大軍一到城下就立刻開始攻城。
很快,兩邊的攻勢逐漸突顯,於禁和李典艱難守城。
一輪又一輪的弓箭從張遼的大軍射出來,紛紛落在城樓之上。
李典不得不命將士躲在女兒牆下,以免出現大量的傷亡人員。
一會功夫,城樓之上便插滿的弓箭。
等了些許功夫,李典見弓箭的趨勢並沒有減少,悄悄探出頭查看。
隻見張遼領著眾將士正在弓箭掩護下緩緩靠近城牆。
李典心中一急,忙命將士把握張遼大軍射箭的間隙朝著城下射箭。
可隻嘗試了兩次,李典便發現此法不可行,傷亡人員比擊落人員還要多。
眼看張遼大軍就要到達城下,李典無奈,正想著要領眾人豁出去。
忽然,張遼大軍的箭一時間停了下來。
李典十分奇怪,緩緩探頭朝著城下看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心中一驚。
李典猛然發現,先前被他與於禁拒絕的官渡殘軍,此刻正在與張遼大軍激烈對抗。
一種莫名的歉意鑽入李典的心裡,明明是他拒絕了這些兄弟,明明這些兄弟可以自行離去,偏偏參與對抗,與張遼大軍死拚。
但殘軍終究是人員太少,加上沒有將軍領隊,很快就落入了下風。
眼看就要被全軍覆滅,心懷歉意的李典看準時機,急忙衝下城樓,領著眾人殺了出去。
李典大軍的加入讓張遼大軍一時間陷入混亂,很快形勢就開始逆轉。
張遼急忙下令撤軍,而後微微一笑,朝著平輿方向緩緩撤離。
大軍雖敗,卻絲毫不亂。
李典也沒有督促大軍追擊,畢竟守城才是最重要的。
而後他走到殘軍各位兄弟跟前,說道“多謝各位兄弟相助,隻是此刻我還得去助文則,這城暫時還不能讓各位進,待我與文則商量後再通知各位。”
說完,李典就轉身離去。
忽然,身後的殘軍中冒出來一個聲音“也彆商量了,我們自己進城吧。”
李典微微一驚,慌忙轉頭看去。
隻見一名大胡子,身材高大之人已經到了他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