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十一月初,冬日的大雪如期而至。
趙塵收到高覽進軍的消息,便命趙雲領軍一萬,前往上蔡城。
此一步棋目的在於防範諸葛亮對平輿城的突襲,也阻止諸葛亮北上助力賈詡。
又命太史慈領軍一萬,前往安城,計劃從北宜春和慎陽兩地朝陽安城進發,逼迫諸葛亮分兵守護。
次日,諸葛亮收到賈詡書信,告知了當前潁川郡的戰況和形勢,沒有任何其他說法。
智者之間不需要太多言語,諸葛亮有自己的判斷和謀劃,賈詡若是發出建議反而會影響諸葛亮的計劃推進。
果然,諸葛亮讀完書信,心中生出一條妙計。
他當即建議黃祖派出副將領兵兩千,前往濯陽,準備假裝半路攔截趙塵的支援大軍。
黃祖問道“孔明是如何斷定趙塵一定會支援潁川?”
諸葛亮微笑著指著輿圖回道“趙塵如今在潁川之地隻有一萬五千人馬,已經分兵三路,每一路五千人,而此刻張繡和賈詡手中尚有七千人馬,又占據著幾處要害城池,趙塵一時半刻自然無法拿下。若是賈文和領兵在昆陽和定陵之間埋伏,前往舞陽的大軍定然潰敗,到時候張繡再乘勝追擊,恐怕許縣就要落入張繡之手。這般情況,趙塵定然已經發現。昨日,我便收到斥候消息,趙塵有一路大軍出平輿城西門,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領軍將領乃趙雲也。我料定,此路人馬便是支援潁川去的。”
黃祖微微一驚,原本並不看好諸葛亮,甚至對諸葛亮如此年輕就在他麵前指手畫腳,指揮大軍,頗為嫌棄。
如今聽諸葛亮一番推理部署,倒是有那麼點像大軍軍師的味道。
他點了點頭回道“那此刻出發,是否能趕上趙雲大軍?”
諸葛亮忽然神秘地說道“將軍,此路二千人並非真的要去截殺趙雲大軍。趙雲有一萬人馬,又是萬人敵,連曹操的數十位戰將都不是趙雲的對手,將軍的副將定也無法與趙雲匹敵。此路大軍隻是佯攻罷了,目的是為了……”
他在黃祖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黃祖從原先的愁眉苦臉,忽然變得笑容滿麵。
“好,好,好!”
黃祖連說三個好字,立刻安排副將領軍出擊。
建安五年十一月初四,陽安城殺出一路人馬,領軍者副將鄧龍。
鄧龍乘著夜色,一路朝著濯陽而去。
行至半路,便為趙雲大軍的斥候發現。
趙雲當即命大軍準備迎戰,趙塵給他的指令便是若發現諸葛亮派出大軍北上或襲擊平輿,便領軍擊之。
此刻,他便在濯陽城外三十地處,等候著鄧龍大軍前來。
另一邊,賈詡建議張繡領軍主動出擊,半路截殺高覽的大軍。
張繡從之,十一月初便領軍悄悄埋伏在昆陽和定陵中間的紫雲山外的樹林中,等候著高覽大軍而來。
又命副將領軍三千,但見南麵硝煙起,便領軍殺來,前後夾擊高覽大軍。
昆陽和定陵之間前往舞陽的官道,便是途經紫雲山外十餘裡地處。
高覽若是要真的進攻舞陽,此地便是必經之路。
故而賈詡十分斷定,高覽大軍定然走此路。
趙塵想要拿下舞陽,無非就是要切斷張繡的退兵之路,若是此事達成,伏西郡便成了孤立的郡,一來沒有糧道補給,二來也沒有了大軍回轉餘地。
“趙塵也是個狠人,往死裡下手。”
張繡嘀咕了一句。
賈詡忽然靈光一閃,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問題。
他早就聽聞趙塵做事向來滴水不漏,但此事相較於以前的計謀,明顯有一個漏洞。
這個漏洞便是高覽大軍,硬要穿越昆陽和定陵,而不顧定陵如今所屬,典型的不顧大軍背後。
“不好!”他心中冒出一股念頭,“趙塵的目標不是舞陽。”
正當他想要勸說張繡撤離之時,高覽領軍到達了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