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毛玠僅僅憑借夏侯惇派人送來的信息就分析出了趙塵在河內郡的具體安排,讓曹操對毛玠的才華有了重新的認識。
毛玠還根據自己的判斷給出了一份詳細的進攻計劃,建議曹操兵分兩路,一路佯攻河內,一路東取滎陽。
曹操大為讚賞,當即采納其意見,命徐晃和夏侯淵各領一軍,次日便出發。
殊不知,這一切都在趙塵的預料之中。
麵對汜水關這樣極難攻破的關卡,想要在數月的短時間內拿下,隻有兩條路。
一條便是仗著人多,強行攻關,靠著人山人海堆過去,將關內的人員耗儘,關卡就拿下了。很明顯,劉備沒有這個資本,就算六州的所有將士全部上,也就十五萬人。當初十三路主公攻打汜水關之時,也不止十幾萬人。所以,劉備不可能采納這樣的意見,趙塵也說不出口。
另一條便是將守關的人員引誘出來,在關外擊敗守將,如此一來就能有效削弱守關的有生力量,憑借較小的代價就有可能拿下關卡。很明顯,趙塵就是選擇了這一條路。既是機智的選擇,也是無奈的選擇。
畢竟引誘出城,豈是三言兩句就能成功的。
好在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在趙塵的計劃之中。
另一邊,郭嘉與沮授、趙雲、陳到、高覽等將軍一道,領軍一萬,從南麵出發,一路朝著陽城而去。
在陽城稍事休整之後,郭嘉便領軍前往轘轅關。
從陽城到轘轅關僅僅三十裡。
相較於北線而言,南線雖然從轘轅關開始全部都是山路,大軍進行和攻打都十分困難,但是背後的潁川郡都是劉備的地盤,後勤補給相對來說會容易些,也算是有利有弊的地方。
郭嘉選擇在山腳下安營紮寨,距離轘轅關隻有十餘裡地。
而這山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嶽嵩山。
一說到嵩山,第一反應便是險峻,但更重要的是嵩山占地麵積大,延綿不絕,讓大軍繞無可繞,要麼不遠百裡從其他地方行軍,要麼就是乖乖走當前的關卡。
所以對於郭嘉而言,他彆無選擇。
次日,郭嘉便領著趙雲和陳到二人,前往轘轅關查看情況,留下沮授和高覽守大營。
守關的將士收到消息,匆忙遣送火急火燎送到曹操手中。
曹操微微一驚,倒是沒有想到趙塵還安排了另一路大軍攻打轘轅關。
當他得知領軍主帥姓郭之時,心中不免咯噔一聲,立刻失落起來。
曹操看了看一旁的荀彧,本能地想要詢問此人究竟是誰。
荀彧明白曹操的心思,當即回道“主公,尚且沒有定論。如今轘轅關前來求救,為今之計當先守住轘轅關,免得雒陽地區不穩。臣建議,不如讓子廉將軍領軍五千前去協助。轘轅關易守難攻,劉備這一路大軍隻有一萬人馬,關中隻需要五千人就能輕鬆守住。”
曹操點了點頭,便讓曹洪領軍前往。
此刻他需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河內郡和汜水關眼前的滎陽城。
就算攻打轘轅關的領軍之人是郭嘉,也意味著郭嘉已經投靠了劉備,再也不能跟他一道馳騁天下了,沒有什麼可以留戀。
曹洪領軍出擊的那一日,徐晃大軍正好渡過黃河,踏入河內郡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