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常立刻進宮覲見李琳穎。
“參見陛下。”
“長孫丞相前來,可是有何要事”
長孫常朝李琳穎彎腰作揖,“聽聞秦國來人。”
李琳穎眼神一凝,方才手中的奏折,“長孫丞相聽說了”
李琳穎的聲音仿佛凝結了寒冰。
此事長孫常早已經有所準備。
“此事,宮中已經傳遍了。”
聞言,李琳穎的神色緩和了幾分。
“嗯,朕已經命人前去準備了。”
長孫常眉頭皺起,“陛下,此事我們沒有充足的證據。”
“證據”李琳穎笑了一聲,“那又如何”
“我們並無實證,與秦國鬨起來,隻怕我們討不了好!”
長孫常沒有說的是,隻怕最後陛下不僅不能如願,反而又將自己置於兩難之地,落得一身腥。
“將此事散播出去,沒有實證又如何”
李琳穎微微一笑,“由九州中人評論,與我們何乾”
“再者,於大唐,並無害處。”
長孫常張了張嘴,卻又不得不承認,陛下所言,並無道理。
他們隻是將消息散播出去,不論成與不成,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隻是,他心中總隱隱有些不安。
李琳穎掃了一眼長孫常有些猶疑的神色,心生不耐,“此事,朕已經決定,長孫丞相不必再多言。”
長孫常淺歎一聲,自知此事已經不能挽回。
而且,不得不承認,他也有些心動。
如今大唐日漸式微,而秦國則日漸勢盛,能借此好好挫一挫秦國的威風,倒也是一番好事,隻希望,一切順利吧。
很快,九州中,秦國女帝弑兄的傳言,甚囂塵土。
秦國文武百官皆有聽聞。
一些新晉的官員,半信半疑,“這,陛下當初真的行了此事”
不怪他們懷疑,九州談論此事的人,仿佛親眼看見了陛下弑兄一般,說得有模有樣。
好一些老臣則是氣得臉色漲紅。
場上的老臣們,當即有人甩袖怒瞪方才出言之人。
“胡言亂語!”
“整日聽信這些謠言!”
有不知真相的人按捺不住,試探著問道:“李相,你可知當時究竟是什麼情況”
李式是幾人中最為德高望重的老臣,對當年的事,尤為清楚。
李式冷冷地哼了一聲,“陛下從未做過這等事!”
李式雙手抬起,虛攏成拳,朝東方搖搖一舉,“老夫敢以一生清譽作證,陛下從未弑兄。”
“當年先太子乃是在戰場上,被大唐將領所傷,留下了傷患!”
說著,李式眼圈微紅。
他不僅是李琳穎的老師,也是先太子的老師。
自己的學生,一個因為被大唐將領重傷,最後因傷勢過重而病逝。
一個,在幾年後,竟然要被人拿此事誣陷,毀掉清譽。
李式氣得,胡子都微微發抖!
一言驚起千層浪。
這會,眾人剛剛下朝,出了宮門,都聚集在此處。
文武百官都知曉了,那些謠言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般。
“豈有此理!”
有年輕氣盛的官員,當即忍不住擼起袖子,恨不能將大唐的君臣揍一頓。
先太子的死,分明是大唐所致,大唐卻還有臉麵,以此事誣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