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異狀,乃是道化之表征。如果蛻凡真身完全不見異狀,隻能說明這人一身法種全都好似戲法,甚至不曾引動道化。
按照約定俗成的共識,蛻凡真身能有八成像人,維係人身,餘下兩成非人異狀,便說明架構道途的九大法種,已能全數關聯起來,自成一派體係。
南奕現在稍稍差些,非人異狀仍占了大概三成。但比起剛剛蛻凡時的機器人模樣,顯然是有了長足進步。
南奕展開蛻凡真身,就像是沉寂許久的火山驟然爆發。
一直以來,南奕行事都多思慮,慣愛看三步走一步,留著三分力乃至五分力與人周旋,甚少展現鋒芒。
而現在,被命數牽引著進行氣運之爭,南奕鋒芒畢露,選擇了拚儘全力,不再藏拙。
反正身處京城之中,周遭不過是些黃階修士,不會有玄階修士在暗中窺伺。
在仙神投注反而不需要他現在考慮的當下,南奕不再防著自身底細被玄階修士看破,直接展開蛻凡真身。
然後,洞真解法,窺虛知機,開!
南奕抬頭,眸中綻放精光,直視李子隱等人。
李子隱被南奕看了個正著,並沒有直接感覺到什麼異樣。
可迎著南奕冰冷漠然的眼神,李子隱竟恍惚有種全身上下被南奕看了個精光的錯覺。
他立馬想起了無相弟子都會修有的「無相真解」。
「無相真解」把握氣機流轉,輕易便能料敵機先的同時,也很容易看破他人法種玄虛。
李子隱雖不知南奕「洞真」天賦已至玄階下品,卻在看出南奕催運瞳術時,下意識地心中一沉。
他乃天劍門弟子。
作為旁門小派,天劍門自然比不上十大仙門。
但在十大仙門中,李子隱最忌憚的,正是無相弟子。
因為無相弟子的「無相真解」,極有可能最為克製天劍門的功法與法種。
不過究竟克製與否,李子隱也隻有手上見過真章,才敢做出決定。
他心中一沉,法力湧動間,卻是改為施展天劍門本門功法以外的、自身另行參悟修得的劍訣,「萬劍歸宗」。
李子隱心神凝聚劍意,複又觀想漫天繁星,自一道劍意拆出好似各不相同的繁多劍意。
而後他右手在身前一抹,諸多劍意顯化劍氣,竟有萬千劍氣懸空而立,圍於身周,彌漫戰場。
李子隱接著一揮右手,萬千劍氣如利箭脫弦,梭空直擊,似銀河倒掛,毫不留情地激射向南奕。
但見,劍氣如雨,交錯縱橫間恢弘更似洪流,呼嘯著奔騰而至,仿佛要猛地一下拍死南奕。
南奕卻是麵不改色。
劍氣虛實他已看破,看似萬劍,實則不過百劍,且威能分散;隻不過一旦有實劍擊中他,即會瞬間疊加其它實劍威能罷了。
他腳下踏動,縱身而起,身形矯捷猶如燕子翻空,穿梭於劍氣之間,如鬼魅般躲避實劍劍氣,而對虛劍劍氣視若不見。
萬千劍氣在他身側呼嘯而過,竟不能傷他分毫,隻在地麵上掠過深淺不一的劍痕。
李子隱眼眸微眯,緊緊盯著南奕的身影,心中升起一股難以壓抑的戰意。
他劍訣嫻熟,縱是萬千劍氣傾瀉亦能精妙指揮,交織成陣,將南奕牢牢困住。
隻是南奕的身法出乎李子隱的意料。
明明劍氣連綿,南奕卻在咫尺之間騰挪輾轉,好似閒庭信步般避開所有實劍劍氣。
李子隱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催動劍訣,激蕩劍意,不再留下防備南奕突圍的外層劍氣,令所有劍氣綻放鋒芒,發出淩厲的呼嘯聲,如同靈蛇般齊撲南奕。
然而,再是萬劍齊發、萬蛇齊撲,南奕身形一閃,亦如遊龍穿雲,避開了潮汐一般的劍氣洪流。
他突然停下身形,雙目緊盯著李子隱,臉上露出一抹譏諷的微笑。
李子隱神色一凝,心中隱隱有不詳的預感。
南奕並沒有開口出聲,隻是在心中暗道:原來如此。
雖然李子隱改為施展另行參悟修得的劍訣「萬劍歸宗」,並沒有繼續施展天劍門劍訣,但南奕「洞真」端詳片刻,仍舊看破了李子隱底細。
原來,所謂天劍門,實乃幻劍門,或曰西境幻劍術盟分支道統。
昔年,李子隱的師傅,天劍門的初代掌門,應是西境幻劍術盟弟子,不知怎的,最終跑來南洲修行。
其參考南洲仙門功法,立天劍門,創下《天心幻劍秘典》。
所謂“天心”,一方麵是能讓人修成後天的「天生劍心」,一方麵則是讓人摹拓天威修成「天心劍勢」。
所謂“幻劍”,則是指劍本虛幻,傷害源自敵方潛意識,認為此劍威能有多強,便會有多強。
理論上,如果潛意識能認定幻劍沒有傷害,便可直接不做防禦地硬接。
不過說是幻劍,在附帶「天心劍勢」的情況下,會使人情不自禁地根據劍勢威壓自行腦補相應威能。
一般人哪怕明知是幻劍,也很難徹底無視,坦然受劍。
而李子隱此前施展劍訣「天威如獄」與「天罰」,南奕之所以感到不甚和諧,則是因其每一劍,實是疊加有「天心劍勢」。
因為「均仙索」的緣故,李子隱修為跌至蛻凡大成。
偏偏決定其劍訣威能的「天心劍勢」,唯重神魂,仍舊對應蛻凡圓滿的境界。
這就使得李子隱修為跌落,劍訣威能卻不見衰退。
南奕彼時雖未徹底窺破李子隱底細,仍在「洞真」被動解析下,感覺有異。
而現在,他主動催使「洞真」,窺虛知機,更是徹底看破李子隱底細,於心中暗道:
“原來如此!”
————
(本章完)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