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若是養成依賴,遇事皆請陶知命出手,無助於道心修行。
divcass=”ntentadv”二來,太過仰仗陶知命助力,會欠下太多人情與因果。
此世仙門,入門之初即強調:大道獨行,仙路爭鋒,唯求一人得道。
即便是引路人,也同樣有可能在日後產生道爭。若虧欠太多,注定為人所製。
所以,如非必要,南奕還是想自力更生。
哪怕欠多個人的小人情,也儘量彆欠陶知命一人的大人情。
李太華無奈一歎:“倒也不是我不想幫師弟忙。可魏師兄他,背負‘閉口’戒律,無人知其意圖。便是我帶你去見了魏師兄,不知其意下,也很難請動魏師兄。”
“閉口”戒律,不僅是不能開口說話而已,更是不能主動向他人透露意圖。
在無法進行溝通的情況下,自然很難請動魏無涯。
畢竟,欲請魏無涯出手幫忙,肯定涉及到條件商討,或利益交換。
不可能說南奕一開口,魏無涯二話不說便自帶乾糧,主動給南奕打白工,免費幫忙。
可不知其意下,無法溝通,自然難以商定事宜。
見南奕已是蛻凡小成修士,修為不弱於己,感慨南奕不愧為天生道子之餘,李太華亦向南奕簡單透了魏無涯的底。
他沒有說太詳細,隻是說魏無涯有一玄階詭器,名喚「明鏡台」。
動用此鏡,可展開明鏡法域。而法域之效,頗類「無相伏」,即反製術法,叫人施展不出攻伐神通。
但器主本人,卻不受影響。
憑此詭器,魏無涯不僅可護一方平安,更是能輕易逼退,乃至斬殺來敵。
奈何,「明鏡台」有著“閉口”、“掃地”兩項戒律。每動用一次,便須“閉口”、“掃地”一年時間,方可得解;動用多次,則時間累積。
魏無涯或是曾經與人鬥法,於生死搏殺時多次動用該詭器。
於是,十八年前,魏無涯一路掃著地回到南天城,並至今未解,仍在掃地。
須知,因為要一直掃地,魏無涯根本沒法靜心閉關、破境築基,隻得一直卡在蛻凡圓滿修為,生生將自己熬成了白發老者——壽元其實還很充裕,就是心態已老,繼而心相影響麵相。
總之,不是魏無涯想在藏經閣掃地,而是他不得不掃地,便乾脆在藏經閣掃地,順帶看守藏經閣收容的一眾詭器。
彼時,書院夫子對魏無涯說:如果你想看守藏經閣,順帶領份津貼,就去藏經閣掃地。
魏無涯選擇了掃藏經閣。
李太華不知魏無涯還要掃多久的地,但他知道,魏無涯掃地時間,又增了一年。
因為,陶知命與公冶青天道爭期間,亦有散修,想試著趁亂闖入無相書院藏經閣奪寶。
無相書院近日,因夫子等人身陷瀛州島未曾得返,本就有些人手緊張。
輪回之劫時,李太華等人又趕出去保護凡人學子,竟真的叫五位蛻凡散修,闖至藏經閣。
而瀛州島至寶,正是封印收容於此。
五位蛻凡散修,惡向膽邊生,趁亂闖入無相書院藏經閣,欲聯手奪寶。
卻不想,魏無涯動用「明鏡台」,展開明鏡法域,直接禁了幾人攻伐神通。
然後,魏無涯一邊掃地,一邊施法打殺了其中三人。隻有兩人見機不對,反應迅速,又身懷遁術,方能及時逃脫。
聽完李太華介紹,南奕想了想,說:“還是請李師兄代為引薦,容我試上一試。”
李太華便引南奕,再次趕往藏經閣,找到正在一樓默默掃地的魏無涯。
“魏師兄,這位是南奕師弟。他有事相求,欲請魏師兄幫忙。”李太華簡單說了南奕來意。
魏無涯抬頭看向南奕,眼神淡漠而平靜。
或許,在看見南奕不過數月,便從新生晉入蛻凡期時,魏無涯心中會浮現驚訝之意。
但在“閉口”戒律下,驚訝情緒,亦無法對外傳達。
是以,於外人眼中,魏無涯隻會是淡漠平靜之模樣。
南奕看著魏無涯,眼眸微動,暗中「洞真」。
作為無相弟子,魏無涯亦是以無相術法為主。而在前六門術法中,魏無涯最為精擅的,便是「無相伏」,已至玄階下品。
如此一來,魏無涯隻需以詭器「明鏡台」封禁他人攻伐神通,再憑自身「無相伏」,反製他人護身之術或遁術,即可輕易擊敗同階修士。
南奕自忖,他在魏無涯手中,走不過兩回合即會落敗。
當然,這也正常。畢竟南奕眼下隻是蛻凡小成,在蛻凡圓滿修士麵前,常理來說,就是根本不夠看。
不過,若他修為同樣抵至蛻凡圓滿,或許會有彆的法子應對魏無涯。
南奕誠懇開口:“師弟欲去南山縣,又恐永恒明火教築基魔修藏身暗中,便想請魏師兄護我一程。不過,聽聞師兄有玄階詭器「明鏡台」,不知魏師兄可否賞臉,將此鏡取出,容我看上一眼?”
魏無涯並未說,也沒法說什麼。
但他卻是隨手一掏,從懷中取出了「明鏡台」,一麵形狀略顯怪異的鏡子。
很顯然,貼身存放的「明鏡台」,也被魏無涯拿來當護心鏡用。
南奕看向「明鏡台」。
其與「洞真」,同處玄階下品,倒是仍舊可被「洞真」暗中解析一二。
【災厄·病:心如明鏡台,明鏡卻非台——無法向他人表露心意。】
【災厄·病: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須時刻保持清潔之舉。】
【注一:病字災厄,每展開一次明鏡法域,即須響應一年。】
南奕凝視片刻,借助「洞真」天賦被動解析之力,摸清楚了「明鏡台」負麵代價。
他深吸一口氣,說:“聽聞魏師兄,每動用一次「明鏡台」,便須應上一年‘閉口’、‘掃地’之行。如此災厄,於十災之中,當屬病字災厄。”
魏無涯,在得到「明鏡台」之後,未曾動用之前,曾向同門師兄弟透露過詭器代價。
而此世十災,殘缺異病絕、禁忌福祿壽,各有特點。
其中,病字災厄,屬於響應類代價,即生理異化或行為異化。
十災之中,病字災厄的特殊之處,即在於可以轉移,通過把“病”傳給他人,換得自己一身輕鬆。
可以說,病字災厄就屬於,不必掌握轉劫化劫之術,亦能直接轉劫。
當然,病災轉劫,需要轉劫對象,不可有抵觸之意。
————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