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上去也挺普通的嘛,稱不上有多神奇的聖人標配。
幼時和少年時期就是個普通士子嘛。
許多人仍有不解,抱著找茬的心態接著看。
洪武、永樂二朝在看到王守仁說自己的誌向時,紛紛在心裡感歎:可真敢說啊!聖人是人人都能做的嗎?!
小子猖狂!
……
明正德三年
朱厚照很興奮,隨著光幕的講解,他現在對王陽明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加上之前和他也在光幕上聊過,是非常滿意這個人了。
“等他回來,讓他入閣!”
“不行,不行,他能文能武,做大將軍多好啊!”
“哇,和我一樣欸,我也喜歡扮大將軍!大將軍真威風!”
臣子臉上笑嘻嘻,心裡直罵娘:你扮大將軍和人家聖人扮大將軍的性質一樣嗎?!陛下你心裡想的什麼,我們都不想說!
王守仁覺得還挺神奇的,今年37歲,已經能在光幕上看自己的一生介紹了。
“活到了什麼時候?有將學說擴大吧。”
從山洞中走出來,看著四周貧瘠的景象,他麵色不改地望著麵前的光幕。
“我心光明?”
……
【21歲鄉試中舉。
25歲王陽明第二次會試落第,在路過濟寧太白樓的時候,觸景生情,以詩仙李白自況,作《太白樓賦》,並借李白的典故暗指自己科舉失利的原因:遭俗人嫉妒。
說自己是“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28歲考中進士,告彆了白衣書生,正式邁進了仕途。
31歲王陽明因為在外為官的時候過勞成疾,告病還鄉。
全心修習道家的吐納導引之術,以調養自己的身體。
王陽明在調養修煉期間,已經得道。但這期間正是他心中最煩悶的時刻。修行越深,矛盾越顯。
“一個人什麼都能拋下,至親卻不可。”
這也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
後來轉移到錢塘西湖的寺廟養病,悟出了佛、道的不足,複出而用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