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為什麼現在楊家將的故事不受人喜歡了,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故事本子本來就很一般啊。
故事線和敘事無比混亂,加上它書中傳遞的價值觀已經不被我們所接受和期待了。
許多小時候看電視劇的朋友們,當時一定會很疑惑:
“為什麼他們這麼厲害,還血戰金沙灘了?七兄弟死的死,散的散?”
“滿門寡婦西征,楊排風、穆桂英和佘老太君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是沒打贏?”
“為什麼遼和西夏都沒滅掉?”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宋朝不行。
宋朝是什麼?是曆代王朝中最窩囊懦弱的王朝,要想吹戰神和武功是吹不出來的。
所以本子裡麵最常說的就是朝中奸臣當道、皇帝昏庸才導致他們打不贏。
但是咱們現代人又不愛看這些了,他們太“愚忠”了。代入感太差!
是喜歡楊家將的滿門忠烈卻被皇帝猜忌,奸臣誣陷,小人離間,還是喜歡他們無事被拉來批鬥,有事就拉上戰場?
其實就連嶽飛,現在的人也不喜歡他的故事了。不是說不喜歡嶽飛,而是對於他的故事,現代人覺得太憋屈了!
古時候老百姓不敢反對皇帝,皇帝永遠沒錯,錯的是他身邊的奸臣。】
<說到心坎上了哈哈哈,小時候看楊家將氣得半死!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替了南清宮,三郎馬踏如齏粉,四郎失落在遼邦,五郎出家破紅塵,六郎執著保家邦,最堪七郎結局慘,亂箭之下把命殤……>
<放現在的眼光看忠臣孝子的故事真的過時了。>
<我要是嶽飛,早反了[狗頭]>
<問:為什麼北宋擁有那麼多的名將,不僅沒滅掉一國,自己還被滅了?>
<小說裡麵最yy一點的,就是都打到人遼國的首都了[捂臉]>
<說的太對了,四大名著中《水滸傳》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後麵的結局?也是因為招安了啊。>
<那為什麼現代人還是很喜歡諸葛丞相,也沒說他是愚忠?>
<宋朝那些皇帝能和漢昭烈帝比嗎?>
[唐太宗李世民:諸葛丞相是那些人能比的嗎?]
[遼聖宗耶律隆緒:哈?想什麼呢?宋軍打到我上京?宋軍有這個本事?哈哈哈哈。]
[明洪武帝朱元璋:還真彆說,北宋末年還真有宋軍打到了[吃瓜]]
[明正德帝朱厚照:也能理解忠臣孝子的不愛看,有的確實看著窩囊,光幕之前吐槽的二十四孝就說的很好。]
……
光幕的這段話讓眾人不敢吭聲,說什麼?讚同?還是不讚同?
忠臣孝子是他們從小便學習的故事,忠君愛國是要刻在他們骨子裡的。
光幕的這番話雖有些大逆不道,但摸著心問某地地方還是認同的。
……
宋開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