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800萬粉絲的網紅博主羊毛月發布一則名為“這麼難嗎找工作”的視頻,疑似嘲諷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
“我真的很疑惑,現在大學生都這麼難找工作嗎?我刷視頻10條有8條都是秋招,什麼零office啊,什麼京大的博士,武大的碩士找不到工作,然後在直播軟件上說段子。
或者是回宿舍了,分享自己今天的麵試經曆,說著說著就哭了。不是,這零零後不是要整頓職場嗎,怎麼職場都進不去呢?進不去你怎麼整頓呢?”
評論區很多評論斥其“何不食肉糜”,“獲得網絡紅利忘了初心”等等。引起熱議後,視頻很快被刪除,隨後羊毛月又發了道歉視頻。
“對不起,我錯了,發布這條視頻的初衷是刷到一些大學生吐槽就業的視頻,以及我後台到粉絲求助的私信。所以我想要通過這條視頻了解一下大家真實的困難,以及我有什麼可以幫助到的地方。
但是,對於這種嚴肅的話題,我采用了非常不恰當的表達方式。傷害了大家的感情,讓原本就很難過的就業季過得更難了。我會更加謹言慎行,約束好自己的言行,保證不再犯類似錯誤。”
劉澈看到今日觀點上一篇文章,並隨手給他點了個支持。
謹以此文獻給羊毛月以及像羊毛月一樣,在優渥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們,希望這些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除了有你們這樣享受著各種豐富資源的人以外,還有著更多的一無所有的孩子們。
他們需要付出比你們多出千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和你們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而更多的人則是窮其一生也不見得,能達到你們的人生的萬分之一。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我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坐下來喝咖啡》,作者麥子。這篇文字寫於2004年,距今整整十幾年了。
發表之初,就觸動了無數心靈的共鳴。它講述了一位農家子弟,曆經十八載春秋的不懈奮鬥,終於贏得與大都市同齡人並肩而立的機會。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奮鬥史,更是一代人在逆境中砥礪前行的真實縮影。
在此,我們重拾這篇充滿力量的文字,將它獻給那些在優越環境中茁壯成長的青年,以及那些曾經曆經艱辛卻已漸漸忘卻過往的人們。讓我們共同關注社會的底層,構建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
其實,後來還有一篇文章題目更紮心,《我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大學生活的幾年時間裡,每個人的差距看起來並不明顯,但是從大學畢業之後,可能短短幾年,大家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明顯了。
而這中間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什麼,是每個人的自身條件還是外界因素更多一些?
阿狸最開始招人的時候,也招不到最優秀的人,那個時候,最牛的人都是奔著出國去的,然後去國內的其他大企業,去阿狸的都是其他大公司進不去的人。後來阿狸崛起了,當初進阿狸的那批人,一躍成為同期最讓人羨慕的工作。
想了好久,劉澈也是比較頭疼,“一方麵是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麵是用人單位渴求真正來了立馬能上手的人才,這裡麵是調配機製出了問題。
如果真的像很多玄幻小說裡寫的那樣,有能夠手一放上去,就能測試出人的天賦是什麼的寶貝那就好了。
很多人急需找到一份工作,可能明明不喜歡這個工作,但是眼下就這一份工作錄取了,你是接受這份工作還是繼續尋找其他工作?
有的天賦比較明顯還好,能及早發現自己適合做什麼行業。有的人開竅晚,可能幾年後才發覺自己更適合做什麼,這個時候怎麼辦?
他已經從事現在的工作好幾年了,按現在的社會壓力,絕大多數人是很難去做出抉擇,到底要不要重新去換新的行業呢?
而我們國家在乾部的任用上,是有一套完整的體係的,一個人要走上領導崗位,組織上會係統的安排你到不同的係統部門去任職,還要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各方麵成績都很好,然後才能獲得提拔。
所以說,這對於我們企業在用人上,也有非常好的借鑒性。當然,這對企業也有一定的要求條件,也就是企業規模要夠大,能夠提供不同的崗位讓你去鍛煉,從而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自己更適合做什麼工作,自己真正的天賦是什麼。
然後就是這個企業能夠真正的做到量才適用,把有什麼樣天賦的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
曾經有個段子,在一個大公司,一個部門經理怎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權利?有個人就說,拚命的招人,招的人多了,公司自然就會想辦法給你的部門安排更多的工作和資源。
我們先不說這裡麵合不合清理,我想我們真的可能陷入了一種誤區,也就是我們有了項目,才會想著去招人。
實際上,如果我們先招了一批人呢,總會找到項目的。當然,這對小公司是不現實的,但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多養幾千人有什麼問題嗎?顯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