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得有個追求吧?”
“你隻需要知道我有不就行了?至於我的追求是什麼,之後又要怎麼達成,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貝德維爾明確拒絕透露自己的目標,它不想要,更不覺得自己需要威爾的幫助。
“唉......像你這樣愛管閒事的人,恐怕不抖點東西出來,你會一直問下去吧?”
但它沉默片刻後,又決定開口說點什麼來堵住威爾的好奇心。
“你不是想要知道我們的計劃嗎?聽好了......”
在貝德維爾的視角中,金銀魔龍曾多次與它談論過它們的計劃。
最初的魔龍都十分保守,認為僅需要收集生物的情感,日積月累下來,終有一天能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實現目標。
但它們經過實驗後,發現這行不通。
正如格林莉絲先前得出的實驗結果一般,萬用能量隻是電池,情感才是獲取力量的關鍵。
隻不過當時它們隻知道這條路是錯誤的,因為雜亂渾濁的情感完全無法歸於一體進行運用。
而後,貝德維爾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人的情緒雖然複雜,但並非不可互通,就比如希望,就比如痛苦。
希望與痛苦截然相反,卻又往往源自於痛苦。
隻需要有一個能以自身思想勝過其他情緒,壓製那些本質為痛苦的負麵情感,便能以自身為媒介,爆發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而那個人,恐怕隻能是加拉哈德。
貝德維爾並不覺得它們其中存在非常高尚,高尚到挑不出一絲毛病的人。
能走到它們這一步的,都是下定決心燒儘一切者,即使目的再美好,也注定是踏著他人屍骨登頂的。
選擇加拉哈德,隻是因為它的意誌力強大到能與世界對抗,而非其他理由。
它們共同研究情感力量的運用方法,而貝德維爾的任務則是製造收集與保存靈魂的儀器。
痛苦的人類靈魂何其之多,隻要將它們收集起來,像電池一樣使用,再全部注入加拉哈德體內,集合統一......
它們計劃的過程倒是相當簡單:低調行事,收集靈魂,再將兩個世界分開,沒有任何無意義的大場麵。
“我們從沒想過與世界上的任何人為敵,十二頭龍就想著和全世界硬碰硬,怕是在做夢吧?”貝德維爾解釋道。
“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但......你們縱使意識到了這一點,也仍舊選擇以這種形式對抗世界,對抗自然。”
“因為你覺得人終究無法戰勝自然,所以你覺得我們會失敗。”
“這是肯定的。”
“嗬,你既然這麼想,又為什麼要幫助我們,而不是阻止我們?”
“阻止你們?恐怕...暴力和死亡根本不能讓你們懺悔罪過,反而你們還會覺得解脫。”
“我這人比較認死理,你都這樣說了,那我不僅要救彆人,我還要救你們,我要讓你們承認自己錯了,這樣我睡覺都能舒坦好幾天。”
“杯水車薪,就單論世界所產生的代價,它們出現一次能殺多少人,你一個人又能救多少人?”
“就算隻救了幾個人,那我也讓他們多活了幾天。”
喜歡人在異世界,不是愚者!請大家收藏:()人在異世界,不是愚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