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登機之前,特意給陳得喜那邊打了一通電話,內容大概就是說,希望劉榮華能夠全力跟進陳澤這邊。
對於陳得喜好奇王家為何要離開西城區的事情,王旭則沒有說太多。
“陳得喜,陳澤是我兄弟,你呢,跟他也是本家。”
“劉榮華那邊,他本身答應過,所以我希望你呢,能夠好好跟他說道說道。”
陳得喜不敢拒絕,因為王旭的身份擺在那裡,也容不得他拒絕。
更何況,王旭在大多數時候,都會給他好處,所以,拿人手長,吃人嘴短,該幫忙的時候,他還是會配合的。
怎麼說,陳澤也是王旭的兄弟不是?
就像王旭口中所說的那樣,如果有奇跡的話,陳澤醒過來,那麼他陳得喜,就有好處拿!
免費的好處,不拿白不拿,這對於陳得喜來說,怎麼會傻到拒絕呢……
“行的,旭哥,你放心吧,劉榮華那邊,我會叮囑他的。”
“這次去京都,我陳得喜,就代表手底下眾兄弟,恭祝旭哥,在京都闖出一片天了!”
客套話,王旭不會在意太多,不過他還是客氣的朝著電話那頭,說了聲謝謝。
這也讓陳得喜受寵若驚的同時,察覺到,或許好好照顧陳澤,才能跟王旭這樣有背景的人,走的更近一些吧?
若是陳得喜知道,王旭此時,在陳澤麵前,不過是個弟弟的話,又該怎麼想?
當然,這件事,沒人會知道……
劉榮華接到陳得喜電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多,
“我去,劉榮華,你小子昨天就喝了那麼一點酒,一直睡到現在?”
陳得喜有些生氣,但是又不能發作。
因為他的前途,此刻都跟劉榮華捆綁在一起,自己要是生氣了,劉榮華不答應,他又該怎麼辦?
得沉得住氣,不能說臟話,更不能開口罵人,
“是啊,老大,太困了,昨天回來又玩了會兒遊戲,所以就睡著了。”
就在劉榮華和陳得喜聊天之際,陳澤這邊,在熟悉四書五經的時候,卻碰到了係統裡的一些話語,
對他來說,有些東西,是學不到的,也許這些話語,對於此時的他來說,反而是可遇不可求……
“嘖嘖嘖,想不到,直播係統,居然還有這方麵的獎勵啊?”
沒錯,在陳澤看來,這確實是獎勵,彆人的經曆和心得,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生活中,有人滔滔不絕,卻為人所暗笑不喜。
有的人寡言少語,卻常被認為其人聰明。
會說話,是一種本事;學會不說,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古人雲:“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與人相處,不要輕易說自己這兩件隱私,說得越少,才越是有福。
作家蘇心曾講過一個故事:
她有個朋友,沒發達時身邊有許多相熟的人。
可後來,朋友升職,生活大有改善,她很高興,便想把這些人邀出來聚聚。
誰知挨個打過去,隻有寥寥幾個人來。
而來的那幾人,也沒人真心替她高興,甚至在背後說她假惺惺。
古語雲:“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意時。”
人生在世,冷暖自知,有些幸福,不宜拿出來炫耀。
因為你的成功與幸福,如同鏡子,會照出彆人許多的心酸與不幸。
畢竟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
所以一個越顯擺的人,越易招人妒忌,給自己引來不幸。
懂得收斂低調,才能保住當下擁有。
北海王曹袞便深諳其中的智慧。
黃初二年,曹袞晉升為公爵,許多官員都前來祝賀。
雖年少得意,曹兗卻十分謙虛地說:“我常年處於深宮,多有惡習。
如今既已祝賀過,還請往後多多指正我的不足之處。”
後來他在任上時,治下政通人和,深受百姓愛戴。
《祝福》裡的祥林嫂,本是一個勤勞能乾的婦女。
在生活發生變故後,便沉浸於悲痛中,天天同人訴說自己孩子的慘,自己的苦。
而她這樣做,隻在起初時獲得了路人的同情,最後,遇見的都是嫌棄。
古人雲:“不善操舟者而惡河之曲。”
這是在說,那些不善於撐船的人,卻常常怪河流過於曲折。
人難免浮浮沉沉,但許多人不能跳出棋局,笑看風雲。
尤其是身處低穀時,往往便管不住自己的嘴,亂發牢騷,到處訴說。
然而許多的不幸,沒多少人會真誠地為你留一滴眼淚。
即便最初會得到些許安慰,但時間久了,彆人會累。
所以遭逢困境時,不要讓自己活得像個落難者。
那些令你痛苦的,往往也能夠成就你。
著名插畫師鹿溟山年幼時便經曆過一段備受折磨的歲月。
那時候,家裡生意破產,家中堵滿了前來討債的人。
這些凶惡的陌生人,讓她的生活充滿了恐慌和憂慮。
然而她沒人能夠傾訴,因為她在學校同樣被孤立,於是她把畫畫當做自己的治愈與呐喊。
那段時間,她越畫越多、越畫越好,而這些畫,不僅緩解了她的痛苦,發表出去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喜歡。
有人說:“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
你選擇怎樣麵對生活,其實就已注定了你會有怎樣的生活。
生活都是自己的,所以愛抱怨的人多愁,常訴苦的人多苦。
與其同彆人傾訴,不如靠自己走出苦悶。
默默承受這些不幸的過程裡,你不僅更專注於自己,也逐漸修煉出了直麵風雨的能力。
人生雖艱,隻願你能擦乾眼淚,勇敢無畏。
人們常說:分享快樂,快樂會翻倍;分享悲傷,悲傷會減半。
殊不知,快樂錯給了人,就會變成炫耀,招人嫉妒;悲傷錯付了人,隻會平白惹人生厭……
正所謂:“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與人相處,許多時候,適時沉默遠比口若懸河,更顯得有力量,有智慧。
畢竟人生如月,盈虧有間。
誰也不可能在頂峰久久駐足,誰也不可能總在泥潭中苦苦掙紮。
隻有在“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