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之期將近,京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急促之氣,甚至連春風也夾帶著幾分緊張色彩。
四方趕考的舉子們,紛紛彙聚於京城之中。
霎時間,京城籠罩在一片凝重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中。
茶樓酒肆裡,尤其是讀書人常聚之地,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每每這個時候,狀元樓內座無虛席、人滿為患。
舉子們或坐或立,個個神情滿懷期待,卻又夾雜著幾分焦慮與緊張。
這些即將步入考場的考生,以及那些陪伴左右、同樣心係試場的親友,圍坐一堂。
言談之間,皆是圍繞著與會試有關的種種。
他們或低聲細語,或慷慨激昂,談笑間議論著誰人學識淵博,有望一舉成名。
誰人才情橫溢,或能摘得狀元桂冠
隻一時間,茶樓內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揣測。
提及這狀元樓,其背後藏有一段頗為風趣的往事。
相傳,昔日有位舉人,偶入此樓飲茶。
店家見其氣度不凡,交談中興起為他卜了一卦,預言其必將高中狀元。
舉人聞此言,先是啞然失笑,而後快步行至窗邊,仰天大笑數聲,豪邁言道“若我真能如願以償,此茶樓當改名‘狀元茶樓’,新茶樓的名字亦應由我來親筆題名!”
當初茶樓中聞聽此言的眾人,全部視之為笑談,以為店家說的隻是奉承話。
豈料會試之後,店家一語成讖。
那位舉人竟真的在會試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成就狀元及第壯舉。
高中狀元的舉人亦不忘舊諾,回到茶樓欣然揮毫,為茶樓題寫了“狀元樓”三字。
字跡龍飛鳳舞、遒勁有力,又不失飄逸之感,觀之令人賞心悅目,讚歎不已。
自此,狀元樓之名不脛而走,聲名鵲起,引得無數士子紛至遝來。
他們慕名而至,一則欲沾狀元之喜氣,祈願自己在科舉之路上能夠一帆風順;二則懷揣著一份期待,想讓店家為他們卜上一卦,算算自己是否具備狀元之才。
即便沒有狀元之才,能夠高中進士也是他們心中的一大願景。
但讓人遺憾的是,自從為那位狀元卜卦之後,店家便未再為其他人卜卦。
儘管如此,學子們心中的遺憾,並未削減他們對這座茶樓的向往之情。
茶樓的生意,也因此而日益興隆,正所謂“聲名遠播,客似雲來”。
狀元樓,逐漸成為了京城內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座充滿魅力和魔力的茶樓。
此刻茶樓內,一個身材消瘦、麵容略顯憔悴的中年男人,手執茶杯開口道“今年的狀元必然出自我們京城四府之地的才子!我看啊,王思齊王解元就大有希望奪魁。王解元可是上上科解元,蟄伏三載有餘,磨礲砥礪,隻為今朝能夠一鳴驚人,問鼎魁首!”
話音剛落,旁邊一個麵容瘦削,顴骨高聳,猶如馬麵般的男人立刻附和道“王兄說的極是!王解元這次準備得如此充足,必定是胸有成竹,一舉奪魁也在情理之中。”
其他人聞言,紛紛附和“我們也認同,王解元此番奪魁,已是板上釘釘,毋庸置疑!”
就在這時,另一桌的茶客中突然發出一聲嗤笑。
但見一個麵色紅潤、眼神中帶著幾分不屑的男子開口道“未必見得吧!你們所說的上上科解元,今年才敢參加會試,我看他早就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和進取之心。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一舉奪魁呢?何況去年的狀元,可是出自我們山西行省,我看今年的魁首,還是非我們山西行省的舉人莫屬!”
此話一出,立刻有人響應“沒錯!我們山西行省可是狀元之省,曆來都有才子輩出。”
“今年的狀元,肯定是出自我們山西行省無疑了!”
“說得好,今科狀元一定是我們山西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