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賈政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探究,他的眼神溫柔卻又不失打量地落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顯然,他對於賈環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抱有極大的興趣與期待。
實際上,賈政心中並沒有與賈環提起這件事的打算。
雖說賈環已經入朝廷為官,但在他的心中,賈環現在尚未成年,也缺少曆練,可能對這種瑣事不感興趣,又或是琢磨的心思不夠成熟。
然而,就在方才與賈環的一番閒聊中,賈政改變了主意。
賈環於談話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超乎年齡的睿智與對未來的高遠憧憬。
賈政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也生出了喜愛那個考驗賈環的心思。
賈環聽到此話,心裡不禁暗暗咋舌,對於賴大的謀略和遠見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真是沒有想到啊!
賴大竟是個如此聰明的人。
他不僅成功地為兒子擺脫了賈府的奴籍束縛,還打算利用賈府的關係為兒子鋪設一條仕途之路。
這樣的睿智而長遠的謀劃,真可謂是深思遠慮、未雨綢繆!
怪不得賈府抄家,賴家一點事都沒有,而且走上了仕途正道...
這其中離不開賴大的努力。
以賈環的眼光來看,賴大無疑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執行力,能夠準確地把握時機並付諸行動。
隻可惜這樣的人並不為自己所用,而且他們之間還曾有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當然,這些不愉快在賈環看來,其實並不能完全怪罪到賴家頭上。
賴家雖然是榮國府的家奴,但是從賴尚榮這一代開始,賴大就已經為兒子脫掉奴籍。
這也就說明,賴家賴尚榮這一代開始就不再是奴仆,而他的女兒賴婉瑩更不是。
非奴籍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看上奴仆身份的趙槐。
而且就算賴婉瑩是奴籍,賴家也絕對不會看得上趙槐。
一個是賈府大管家,一個是低等奴仆。
兩者看似處於同一層次,實則有著天差地彆的差距。
暫且不論這個事,賈環都覺得賴大深遠。
先是給自己的兒子脫掉賈府奴籍,最後又想利用賈府的關係給自己兒子捐官。
花賈府的銀子,用賈府的資源來辦自己的事。
高,這一招實在是高!
至於賈政剛剛所說,走關係的銀子由賴家來出。
實際上在賈環心中,賴家能有今天,都是得益於賈府。
賴家的一切,都是賈府所賜予。
也就是說,賴家所說的錢財,在賈環看來就是賈府的錢財。
賴大這樣聰明絕頂的人,如果不是奴籍身份的話,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誠然,每個時代都不缺少能人異士。
就像朱元璋和他的大將一樣,都是從一個村子或是一個縣走出來的人。
雖然他們出身貧寒,但是卻能夠憑借他們的智慧和英勇建立一個龐大的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