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議!”
李樂池沉穩而洪亮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群臣紛紛隨聲附和。
慶曆帝端坐在龍椅上,目光緩緩掃過群臣,見眾人皆持此態,微微皺起眉頭。
“既然如此,那便按閣老的意思下旨。同時讓當地官員組織好救災工作,務必確保百姓的生命安全,不得有絲毫懈怠!”慶曆帝略微思索片刻後,還是同意采取李樂池的辦法,隻是眼眸深處的沉思並沒有因為同意而散去。
麵對突如其來的湖廣洪災,慶曆帝一時也想不到什麼絕佳的辦法解決,隻能先同意李樂池的提議,暫且安撫民心、穩定局勢。
這時候的慶曆帝心情煩悶至極,正想著宣布退朝,回到後宮尋個清淨之地舒緩舒緩緊繃的神經,沒想到工部侍郎楊立安這個時候突然站了出來。
楊立安麵帶凝重之色,眼神中流露出擔憂的神色道:“陛下,微臣以為此次湖廣地區洪水泛濫成災,一定與當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有著極大的關係。朝廷修繕的水利設施本應是守護百姓、抵禦災害的堅固屏障,這些設施可能因年久失修而破敗不堪,甚至可能早已千瘡百孔,根本抵擋不住洪水的侵襲。依臣之見,當務之急除了全力賑災、安撫受災百姓之外,還應立即組織人手,對全國重要地方的水利設施進行全麵探查,如發現有破損的,年久失修的,應當組織人手進行修複和加固。唯有如此才能防患於未然,防止洪水來襲時,讓百姓免受這洪水之苦!”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陸崇瑞發出一聲冷笑,在安靜的朝堂上顯得有些刺耳。
陸崇瑞微微揚起下巴,流露出幾分不屑看了楊立安一眼,直接質問道:“楊大人說得倒是輕巧!現在湖北地區的救災款都還要從各地抽調,國庫財政本就緊張,如今為了湖廣救災已是捉襟見肘,哪裡還有多餘的銀子來對水利設施進行修複?何況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楊大人莫非是想讓戶部憑空變出銀子來不成?”
陸崇瑞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了搖頭,仿佛這是一個無比荒謬的要求。
這話一出,慶曆帝隻覺得腦袋愈發疼痛,有無數根針在同時刺紮一般。
錢錢錢,句句話都離不開錢。
國庫空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楊立安聞言,並沒有因為陸崇瑞的話而嚇退,臉色反而愈發的嚴肅起來,帶著一股針鋒相對的銳氣,望著陸崇瑞不緊不慢地說道:“陸大人此言差矣!難道就因為沒有國庫銀子,就要置這些關乎百姓生死、國家安危的大事於不顧嗎?現在隻是湖廣地區發生了洪水,就已經造成如今的損失和動亂,倘若其他地區也發生類似的情況,屆時我們又當如何?”
楊立安突然停頓下來,彆有深意地環視一圈,方才加重語氣繼續道:“諸位,難道我等做事,已經到了要等事情發生,百姓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了,才會去想辦法補救嗎?倘若真的到那時,恐怕朝廷就算撥再多銀子,也難以挽回百姓慘痛的損失啊!”
孔文山聽著這些話,忍不住跳了出來嘲諷質問道:“楊大人這是何意?莫不是在行詛咒之事?我大唐現如今國泰民安,一片祥和,也就湖廣地區不幸發生了洪災,楊大人竟然還想著其他地區同樣會發生洪災?莫不是在故意詛咒我大唐,好讓楊大人你那些所謂的‘高見’得以實施?”
孔文山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大,仿佛楊立安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一樣。
因為孫文山的話,朝堂之上,氣氛愈發的劍拔弩張。
楊立安聽聞無端指責,氣得臉色瞬間漲紅,猛地向孫文山看去,沒有絲毫膽怯地直視孔文山,大聲駁斥道:“孔大人此言,簡直荒謬至極!我楊立安一心為國,心係百姓,怎會行詛咒之事?我之所以提出修複水利設施,皆是因為基於對國家長治久安的深謀遠慮。湖廣洪災已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若不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一旦其他地區也遭遇此等災難,屆時受苦的將是無數百姓,動搖的乃是我大唐的根基!”
孔文山絲毫不退讓,嘴角掛著一抹譏諷的笑意,陰陽怪氣地說道:“喲,楊大人倒是說得冠冕堂皇,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可如今國庫空虛,這是不爭的事實。楊大人隻想著長遠之計,難道是不顧眼前百姓的死活了嗎?眼下救災才是頭等大事,若拿不出銀子救災,百姓們餓死、凍死,楊大人可擔得起這責任?”
楊立安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義正言辭地說道:“孔大人!救災與修複水利設施,二者並非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若我們現在隻顧眼前救災,而對水利設施的修複置之不理,那麼下一次洪水來襲之時,我們依舊會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麵,到時候救災的難度和成本隻會更大。而且,修複水利設施雖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從長遠來看,卻能保障百姓的農田灌溉,減少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這無疑是對國家財政的一種長遠投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部陳勇站出來附和道:“楊大人所言極是!我大唐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才是國家穩定之根本。水利設施關乎民生大計,若是不能及時修複,一旦引發大規模的災荒,百姓流離失所,難民增多,勢必會引發動蕩,到那時耗費又豈是修複水利設施這點銀子能比的?”
陸崇瑞見狀,急忙駁斥道:“你們縱使有天大的理由,是為你們自己,又或者是真的是為了百姓,但不管怎樣也要明白當前國庫的情況,國庫已經是拿不出那麼多銀子來同時兼顧救災和修複水利設施。眼下必須先集中財力全力救災,隻有等湖廣地區的災情穩定下來,百姓們的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慢慢籌劃水利設施的修複之事,如此循序漸進才不失為一個穩妥的辦法。”
楊立安連連搖頭,說道:“陸大人此計看似穩妥,實則隱患重重。洪水無情,不會等我們做好萬全準備才來。若我們拖延修複水利設施的時間,下一次洪水隨時可能再次來襲,到時候我們依舊會手忙腳亂,陷入惡性循環。而且,時間拖得越久,水利設施的損壞程度隻會越來越嚴重,修複的難度和成本也會成倍增加,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群臣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有的主張先救災,有的堅持要同時修複水利設施,雙方爭論得麵紅耳赤,唾沫星子橫飛。
慶曆帝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這混亂的局麵,頓感一陣頭疼欲裂。
其實雙方所言都有道理,隻可惜現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難以兩全。
喜歡穿越紅樓:重鑄賈府榮光請大家收藏:()穿越紅樓:重鑄賈府榮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