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慰藉人心。
湖廣地區災情的消息在朝野間傳播開來,時間已經悄然過去了兩三日之久。在這段需要幫助的時間裡,除了賈元春與賈府主動施以援手之外,再無其他王公大臣願意慷慨相助。
賈府和賈元春這份雪中送炭的厚禮,不僅緩解了慶曆帝的燃眉之急,而且精準地觸動了慶曆帝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慷慨,導致慶曆帝對賈府的觀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遠比表麵上看到的金銀珍貴。
至少賈府見到朝廷有難,見到他愁眉不展時,會主動雪中送炭,鼎力相助。
這在朝廷,在京城屬於獨一份。
勳貴之家難道就賈府一家?
當然不是,隻是賈府更有心,更願意為他排憂解難。
賈元春微微一笑,柔軟道:“陛下,臣妾身為後宮嬪妃,雖不能像大臣那樣為國分憂解難,但也願儘自己所能,為陛下分憂,為百姓造福。這些錢財,於臣妾而言,不過是身外之物,若能換得百姓的一絲安寧,給陛下分擔一點兒壓力,便是它們最大的價值,也是臣妾的一番心意。”
慶曆帝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與感動,主動握住了賈元春的玉手,輕聲感慨道:“愛妃,你真是朕的好愛妃,有你在朕身邊,朕何愁國家不興,百姓不安呐,有你一人便可頂後宮佳麗三千?”
後宮佳麗三千又如何?
這三千佳麗,唯獨眼前之人懂他的心思,而且願意為他排憂解難。
慶曆帝緩緩把賈元春擁入懷中,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心中的愁緒漸漸散去。
賈元春言道:“陛下,臣妾實不敢當。臣妾身為後宮妃嬪,深知陛下心念天下蒼生,臣妾唯有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略表臣妾之心意,亦是賈府對陛下的忠心。”
慶曆帝笑了,笑得極為開心,笑得真心實意!
與此同時,黃維濤、陳誌年等人停留在大乾最具權勢的內閣衙門前。
衙門高牆矗立,朱紅大門敞開,兩側石獅格外威嚴,無聲地彰顯著此處的權力與責任。
他們一個個神情凝重,眉宇間隱隱透露出些許焦慮與決然,心中正承擔著某種重大使命。眾人彼此對視一眼,無需言語交流,便一同向前,請求拜見當朝首輔李樂池。
誰知好巧不巧,李樂池此時並不在衙門之中,這令他們不禁麵露難色。
意想不到的是,首輔大人之子李雲深此時正在衙門內處理公務。
李雲深雖尚未正式躋身內閣,然而年僅三十二歲便已出任吏部侍郎這一要職,其仕途可謂一片坦途,前景光明。
朝野上下均認為,以他的才乾與背景,不出幾年必定能更上層樓。
正因如此,儘管他目前並非內閣正式成員,卻頻繁在內閣衙門進出,甚至被朝中同僚親昵地稱作“小閣老”。
朝中官員們心裡都清楚,這位年輕有為的侍郎進入內閣核心隻是時間問題。
小吏一路小跑著進來,氣喘籲籲地向小閣老稟報道:“小閣老,翰林院的進士們求見首輔大人,聲稱有要事上奏。我告知他們首輔大人不在,讓他們先行離去,可他們不肯,堅持說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見到首輔大人……”
李雲深聽聞此言,輕輕蹙起眉頭,略帶不滿地悶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開口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有什麼要事。”
片刻之後,黃維濤、陳誌年等新科進士們依次進入,他們的步伐稍顯急促。
當他們看到內閣中隻有李雲深一人時,皆不禁一愣,心中頓生幾分疑慮。
難道首輔真的不在?
明顯是真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