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得到了林雲的暗示,可老謀深算的喬治·馬戛爾尼並沒有立刻提出這個建議。
雙方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依舊是各說各話,互相扯皮,搞得林雲鬱悶不已。
就在林雲覺得忍受不了的時候,喬治·馬戛爾尼終於拋出行單膝跪地的禮節。
大楚這邊的談判官員見洋人終於退讓了一步,立刻回去商議。也不知誰拍板做的決定,最終還是同意了洋人提出的建議。
…
四月二十三日,至德帝在大明宮太和殿召見了大不列顛使團的幾位代表。
喬治·馬戛爾尼在行完禮後,將大不列顛國王寫給大楚皇帝的書信,呈給至德帝禦覽。
林雲當場將書信翻譯出來,念給至德帝和文武百官聽。
喬治·三世在書信裡提出,他指派了許多聰明能乾、見多識廣的人組成使團,到大洋各處去,探索未知的國度。說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征服和開疆拓土,也不是為了尋求財富,甚至也不是為了臣民的商業和生意。
他們隻是為了了解這個人類居住的地球,為了探索地球各地的物產,為了和各個未知國度,交流科學技術和分享塵世的樂趣~
總之,就是向大楚皇帝表明,他對大楚並沒有惡意,隻是想促進兩國結為盟友,讓至德帝放下戒心,同意兩國展開貨物貿易,互通有無。
林雲讀完信後,心裡對喬治·三世自腹誹不已,你的商團都將印度強占了,還說這些有什麼用,傻子也不會信你。
至德帝到也沒生氣,他說了幾句不疼不癢的話後,便讓大不列顛使團在京城多待幾天,讓他們玩夠了再打道回府。
喬治·馬戛爾尼見至德帝絕口不提兩國通商的事,他趕緊掏出早前準備好的文書,請求至德帝禦覽,以便儘快給予答複。
在至德帝的示意下,林雲再次接過文書,公開宣讀。
喬治·馬戛爾尼代表大不列顛使團向大楚提出六條要求:
第一條,請求大楚允許大不列顛商人到寧波、舟山和天津貿易;
第二條、準許大不列顛商人在京城設立商團代表處;
第三條、在舟山附近挑選一處海島讓大不列顛商人居住和收存貨物;
第四條、在廣州劃出一塊土地,任英國人自由來往,不加禁止;
第五條、大不列顛商人的貨物自澳門運往廣州者,享受免稅或減稅;
第六條、確定大不列顛商船按照關稅條例交稅,不得額外加征。
林雲念完之後,大殿之內立刻騷動起來。
軒王爺搶先站出來,衝至德帝稟奏道:“陛下,洋人提的要求太過無禮,臣請陛下予以駁回。”
周慕齋跟著出班道:“陛下,王爺說的是,洋人所提的要求太過無禮,臣請陛下宣詔,將他們統統驅離出境。”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看到大殿之上群臣激憤,大不列顛使團幾位代表都懵了。
喬治·馬戛爾尼趕緊向身旁的翻譯詢問,這些人都怎麼了?
翻譯心虛地道:“我們大楚的官員說您提的要求太過份,他們向陛下請求,將你們驅逐出境。”
還沒等喬治·馬戛爾尼反應過來,就聽見內侍在殿上尖著嗓子喊道:“陛下口諭,大不列顛使者遠來是客,眾卿不可失禮。至於使者所提之要求,著內閣會同禮部商議,該同意的同意,該批駁的批駁,不得輕慢,也不許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