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行之嚴肅地道:“照你的分析,這市舶司如果恢複,豈不讓佛郎機人賺取更多利潤,使得他們的海軍船隊更快地壯大?”
林雲笑道:“若論做買賣,又有誰能做得過咱們大楚的商人?弟子到是不擔心這個,而是擔心佛郎機人起了搶劫的心思,所以,咱們大楚應該加大對海軍的投入,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這才是當務之急。”
陸行之苦笑道:“你小子可是給咱們出了個大難題,朝庭現在的財政是入不敷出,哪有銀子去打造一支新的海軍船隊。”
林雲笑道:“朝庭沒銀子,可商人有呀。隻要提出讓朝庭的海軍為商船護航,還怕他們不掏銀子。”
“呃,這樣也行?”
“當然可以,佛郎機人就是這麼乾的。”
陸行之瞅瞅林如海,心說:“你這個侄子也太大膽了,隻怕給他一個艦隊,他就敢去學佛郎機人,跑去海上四處打劫去。”
林雲又道:“山長,如果陛下擔心開放海禁會出岔子,那就在廣東沿海挑選個出海口做試點,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繼續開放。”
“這個主意到是不錯。”
頓了頓,陸行之又道:“你回頭將這些內容都整理出來,讓你叔父帶給我瞧瞧。”
林雲忙道:“弟子尊命。”
陸行之又拿起桌案上的紙張,遞給林雲道:“這是廣東士子孫兆麟在會試中寫的策論,他向朝庭建議在全國推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你覺得他這個建議是否可行?”
林雲聞言大吃一驚,想不到還有人比他更大膽,竟然想做張居正第二。
他忙接過陸行之遞過來的紙張,仔細地閱讀起來。
片刻之後,他放下紙張,衝陸行之點頭讚道:“此人有大才,弟子不及多矣。”
陸行之微笑道:“你也讚同孫兆麟的主張?”
林雲:“弟子是很欣賞這篇治國良策,可我以為,現在還不是施行此策的良機。”
“哦,何時才能施行?”
林雲:“等到外患去除,內部穩定之後,才是施行此策的良機。”
陸行之:“隻怕不施行此策,內部將難以穩定。”
林雲吃驚地道:“先生何出此言?”
陸行之:“前幾日朝庭收到陝西巡撫方昆明傳來的急報,陝地今年春旱嚴重,再加上朝庭大軍同蒙古人的戰事久拖不決,今年隻怕~”
林雲聞言心裡一陣發苦,自然災害加上兵禍,這次真不知要死多少百姓。
他向陸行之問道:“朝庭是否可以向暹羅國再購買一批糧食?”
陸行之搖頭道:“上次從暹羅國運回來的三十萬石糧食,還是暹羅國的存糧,再買糧,他們自己就要餓肚子了。”
林雲拿起那張地圖,朝上麵一指道:“這裡有個國家叫茜香國,當地盛產大米,咱們可以派一隻海軍船隊去向他們買糧。”
陸行之搖頭道:“茜香國不是咱們大楚的友好盟邦,他們未必肯賣糧給咱們。再說海路遙遠,咱們的水軍對航道不熟悉,即便有糧,也運不回來。”
林雲一聽這話就泄氣了,合著大楚的海軍隻能在家門口轉圈圈,這真是養了一群廢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