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平安村委的途中,王鎮長的內心充滿了沉思,他對滿懷歡喜的林耀東慎重地說“林老弟,此刻的喜悅或許過早了些。”
“修路是一項公益事業,楊書記和陳鎮長雖不會公開反對,但他們都選擇不擔任這指揮長的職務,表明了他們對修路這件事的熱忱並未如我們所見的那般高漲。往後修路,要做好靠自己的準備啊。”
林耀東聽後卻顯得毫不在意,他自信滿滿地回應道“隻要有工作組在,我們定能找到辦法將這條環山公路修建得完善。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即便遇到難以克服的阻礙,不是還有王鎮長您和李鎮長在背後給我們撐腰嘛。”
走在通往平安村委的山路上,兩旁綠樹成蔭,山間小路蜿蜒曲折,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頂傾瀉而下,帶來陣陣清涼。
林耀東站在半山腰,眺望著山腳下逐漸縮小的景物,心情格外舒暢,他不禁大聲呼喊了幾聲,聲音在山間回蕩。
王鎮長雙手撐在腰間,凝視著充滿活力的林耀東,心中不禁羨慕他的年輕與熱情。
他也被林耀東的積極態度所感染,微笑著說“既然我們決定了要修路,那麼第一步自然是獲取設計圖紙。”
“這圖紙現在在柳工的手中嗎?”
“設計圖紙確實在柳工手裡。”
談及修路的設計圖紙,王鎮長顯得頗為無奈,他歎息道“柳工程師在工作上確實是一把好手,雖然他身為知識分子,但處事極為精明。隻要資金未落實,任憑你如何甜言蜜語,他就是不肯交出設計圖紙。我們鎮政府之前數次食言,讓他現在對我們提防得很。”
鎮黨委和政府的修路決策讓林耀東信心倍增,他堅信圖紙問題定能迎刃而解,於是說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柳工作為知識分子,隻要我們以誠相待,定能打動他。”
林耀東恨不得現在就把修路工程立即啟動。
他瞥了一眼旁邊喘息不止的王鎮長,提議道“王鎮長,我們就不繼續上山了。現在時間尚早,不如我們即刻進城找柳工拿設計圖紙。”
王鎮長聽後,露出苦笑,回應道“林老弟,你真是想把我這老哥給累死啊。我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能與你們這些年輕人相提並論?再說了,柳工並非隨時可見,他常年在各個工地奔波,鮮少待在辦公室。若不提前預約,恐怕我們此行會徒勞無功。”
王鎮長的話讓林耀東深覺有理,於是他沒有再堅持,跟隨王鎮長返回了平安村委的老鎮上。
傍晚時分,林耀東來到了陳木生的家中。他內心無法抑製的喜悅讓他忍不住分享了這個好消息“陳木生,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鎮黨委和政府已經決定要修建公路了。”
陳木生的女兒聽到後,興奮地問道“林叔叔,那這條公路什麼時候會開始修建呢?又要多久才能修好呢?等公路修好之後,我們平安村委是不是就可以通客車了?這樣媽媽進城進貨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林耀東信心滿滿地回答“這是自然的。一旦公路建成,我們平安村委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外麵的商品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裡麵的農產品也會順暢地運出。這樣的交通改善將極大地促進我們村委的發展。”
聽到林耀東的保證,陳木生的女兒不禁歡呼雀躍,她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陳木生對林耀東的提議持有與許多村乾部相似的看法。
他心裡暗自思忖“林耀東是個有文化的大學生,待人接物也確實不錯。但他剛來到平吉鎮的平安村委工作組,連椅子都還沒坐熱,就想著修通公路,這未免有些過於理想化了。以前鎮政府還在山上時,已經多次規劃過修路事宜,但都以失敗告終,更何況現在鎮政府已經搬遷到山下。”
陳木生深知曆史與人性,善於洞察世事。
對於林耀東這種年輕氣盛、敢於冒險的年輕人,他雖不敢輕視,但也心存疑慮。
畢竟,世界上許多事情確實是由那些敢於冒險、不畏艱難的“愣頭青”創造出來的。
然而,他也清楚,越是成熟穩重的人,往往因為考慮得太多,瞻前顧後,反而難以創造出奇跡。
“這次修路,鎮政府準備出多少錢呢?”
陳木生忍不住問道,他的眉頭緊鎖,擔憂道“據我所知,鎮財政現在非常緊張,連老師們的工資都拖欠了半年,績效也欠了一年。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錢來給我們村修公路呢?”
錢是人的底氣,衣是人的門麵,身為小學校長的陳木生對此深有感觸。
他明白,手中沒有錢,就難以留住高素質的老師,教學設施便無法得到改善,許多富有創意的想法和計劃也難以付諸實踐。
因此,當林耀東提及鎮黨委、政府已同意修路時,陳木生首先想到的便是資金問題。畢竟,無論是行軍還是打仗,都遵循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
“鎮黨委政府對此事非常重視。”
林耀東解釋道,“陳鎮長的意思是讓我們先動工,等明年開春鎮財政狀況好轉後,再為我們撥款。為了修建這條公路,鎮裡還專門成立了公路領導小組,由李鎮長擔任組長。”
林耀東由此得出結論“可見他們對修路這件事確實非常重視。”
陳木生看著眼前林耀東那自信滿滿的神情,雖然心中有所疑慮,卻也不忍去戳破他的希望。
他在心中默默歎息“也不知道這條環山公路何時能修好,更不知道我這輩子是否有機會看到它通車的那一天。”
次日早上,林耀東便踏足了他駐村的石頭村,向村裡的陳書記和薑主任傳達了鎮黨委政府同意修路的喜訊。
然而,當他提及鎮裡目前無法任何資金支持時,陳書記的情緒瞬間就暴跳如雷起來。
“鎮政府那幫家夥,就知道收錢,真正該辦的事情卻一件也不落實,該撥的款項也是一毛不拔。”
陳書記朝南邊坡口大聲怒罵,“他們為了推廣那些所謂的水稻上山項目,動輒投入幾十上百萬,眼睛都不帶眨的。可結果呢?那些項目純粹是華而不實,毫無實際效益,純屬浪費錢。可一說到拿錢修路,他們就裝聾作啞,完全不作為!”
喜歡權力巔峰從醫轉政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權力巔峰從醫轉政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