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我找到證人的家了,可是他在3小時前逃離了!”
“這是第二次了吧!”
“是的,情況有些不對啊!”
“三文魚!彆慌,我跟你仙姑師傅也在找第二家,估計運氣跟你差不多。”
今天中午是張文喻找第二個證人“找丟了”,電話裡得知如魚得水師傅也出動了,遇到的情況和他一樣。看來,這些十五年前的當事人都在不約而同地逃離——如驚弓之鳥。
15年前拆遷案的當事人李鐵被雇用殺人追殺後死裡逃生,進了警局,反而幸運地獲得安全。陸家以及當年參與拆遷案的各方勢力都恐慌起來,知道警方很快會采取重啟查案行動,不約而同地準備逃離。
尤其是當年參與拆遷案,用間接殺人方式獲取利益的拆遷隊員。分彆找路子,以三十六計走為上的方式。逃離這座城市。
張文喻找到他今天要找的第三個當事人陳銀洋家。陳銀洋共有四套房子,銀河小區這一套雙拚彆墅是他與二婚媳婦住的。
“叮咚!叮咚!”
張文喻在門外按門鈴,為他開門的是一個小男孩。
“剛才,我媽媽她出門了,我爸爸出車禍了,我媽媽已經去找了。”小男孩是陳銀洋與二婚媳婦生的孩子。
張文喻出示警察證,他跟小男孩要了陳銀洋媳婦的電話,他焦急地撥打電話,張文喻擔心這陳銀洋也會像李鐵一樣的被人滅口。
“喂,你好,我是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的民警,有工作上的事,找陳銀洋,請問他現在在哪裡?”
“我老公出車禍了,我正在往清水河邊的濕地公園趕。”陳銀洋媳婦劉麗在電話裡焦急地回答。
“你彆慌,我馬上趕過來,請你保持電話聯係。”張文喻掛斷電話後立刻騎上他的紅色摩托,奔馳向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一轉彎地,停著一輛大眾邁騰轎車,一個身著白色短裙的女人見到剛才和他打電話的人騎著一輛跟丈夫陳銀洋描述的紅色摩托車過來,確定就是來調查丈夫的張警官。
張文喻在路邊停靠好摩托車,朝轎車走過去,正要開口問在車邊站著的女人是不是叫劉麗?突然聽到滔滔大哭聲。
“鋃洋啊!你怎麼就這樣不見了!”
哭泣的聲音如黃河決堤一樣聲勢壯觀,絕情。
張文喻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待在原地不知道說什麼好。
哭泣聲一直在繼續,甚至因為哭泣的用力過猛而使聲音變得沙啞起來。
張文喻終於想起如何應對了,掏出電話撥打陳銀洋妻子的電話。
電話在張文喻麵前響起,證實對麵哭泣的女人正是自己要找的劉麗。
“你是剛才電話裡說的張警官嗎?”
劉麗停止了哭泣站起反問張文喻,剛才她哭泣著蹲坐在地上,現在站起身後等著她一直等的人出現。
“是的,請問發生了什麼事?”張文喻問。
“我老公在這個彎道將車開進河裡,人還沒有出來,拖車正在來拖車的路上,但願還能救!”劉麗說先前編好的話。
“我通知交警隊來看事故現場。劉女士,你彆慌!”
“那可以的,張警官,你剛才在電話裡說的,我沒聽清楚,你找我丈夫有什麼事?”劉麗再次反問張文喻。
“是一起證人做證的事要找你丈夫,隻是例行的詢問,沒有想到會遇到這樣的事。”
張文喻觀察到劉麗悲傷的臉上沒有淚水,就連平常人哭紅的眼睛也沒有。暗歎這劉麗的演技也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