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依山而建的閣樓上。
白少羽膝間橫著一柄無鞘的彎刀,閉著雙眼,紋絲不動,任由微風吹拂發梢,恍如入定了一般。
他正在揣摩彎刀之中所蘊藏的刀意。
對於他來說,這柄蠻廬彎刀,不僅僅隻是一柄神兵,同時也是一個最好的老師。
通過揣摩蠻廬彎刀中的刀意,他雖暫時還沒能凝練出專屬於自己的刀意,但也仍然頗有領悟,刀法進境稱得上是一日千裡。
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緩緩吐出一口氣,睜開了眼睛。
一抹精光,在他眼中乍現,隱約有種凜冽的鋒芒,昭示著他此番入定的收獲。
“少爺!”林伯突然走上閣樓,低聲說道“一個壞消息,鑄劍大師莫冶子前段時間突然失蹤了。無論是自備材料,請莫冶子大師出手鑄劍,還是想要買到莫冶子大師的成品寶劍,都不太可能了,隻能收購莫冶子大師曾經的作品。隻不過,隨著莫冶子大師的失蹤,他的作品,也同樣都水漲船高,變得有價無市。”
“嘖…”白少羽皺了皺眉,“莫冶子隻是個鑄劍師,從不涉足江湖,他無緣無故的,怎會突然失蹤?林伯,你可有打聽到其中有什麼隱情麼?”
“傳聞倒是有的,不過,隻是小道消息,真實性有待商榷。”林伯猶豫一下,低聲說道“據說莫冶子大師得到一柄極為特殊的神兵,卻不小心走漏風聲,所以才會惹來奇禍。如今莫大師已有許久不曾露麵,看來大概率已經遭遇不幸了。”
“神兵?”白少羽神色微微一緊,下意識摸了摸手中的彎刀。
好在他很快回過神來,姐夫從未離開過歸禾城,而鑄劍大師莫冶子卻一直居於郡城,兩者不可能發生交集。
而且,莫冶子是鑄劍師,而非鑄刀師。
能讓莫冶子不惜惹禍上身的神兵,多半是一柄神劍,而不是彎刀。
林伯沒看出自家少爺的異常,問道“少爺,因為莫冶子大師的失蹤,物以稀為貴,出自莫冶子大師之手的劍器,如今變得炙手可熱,性價比奇低,少爺還要繼續求購莫冶子大師的作品嗎?還是換成其他鑄劍師?”
“滄浪郡三十六縣,莫冶子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鑄劍師,”白少羽沒有絲毫猶豫,“其他鑄劍師的作品,與出自莫大師之手的劍器,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我隻要最好的,不問價格。”
林伯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隻能應了一聲,“是,少爺,我知道了。”
他覺得少爺多半是失心瘋了,明明身為一名刀客,卻偏偏要花重金去求取一柄上好的寶劍,也不知道買來準備給誰用的?
“那個人還沒開口嗎?”白少羽眼神放空,注視著某個方向。
他的視線仿佛能夠穿透虛空,看到數百米之外,位於某個假山下的地牢。
審問幾個俘虜而已,自然輪不到白公子親自動手。
不過,讓白少羽有些意外的是,那使鞭青年居然頗為硬氣,在白家那些專業的酷刑拷打下,竟始終硬撐著,不肯開口,一直熬到了現在。
“那個人好像有什麼依仗,似乎是認定了,一定會有人能將他救出去,”林伯沉吟著說道“正是存著這一點念想,才讓他能夠熬住酷刑,什麼都不肯交代。”
白少羽皺了皺眉頭,“要是有消息了,第一時間通知我。”
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做。
欲速則不達,他並沒有催促拷問的進度,以免手下人太過急躁,反而有可能會壞事。
當然,他也並沒有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使鞭青年的身上。
在拷問使鞭青年的同時,白少羽也派出了其他人手,去調查那個叫做依娜的南疆人,隻是暫時也同樣沒什麼有用的消息傳回來。
……
青雲武館。
小鯉魚帶著紅大俠,滿院子滑來滑去,灑下一串快活的笑聲。
白幼溪在後麵追著,連連叮囑,“慢點,慢點,小姨都追不上你啦…”
練功場上,學員們認真的練習著劍法。
梅輕鴻和莫紅葉則是練習掌法,不時的進行切磋、交流。
李有儀和她的三名同學們,則是在接受李青雲的指點。
更遠處的工地上,姐夫何伯濤和一幫泥瓦匠們,也正井然有序的忙活著。
武館裡的氣氛非常融洽和諧。
但這份和諧的氣氛,很快被外麵街道上傳來的嘈雜熱鬨聲響所打破。
“請問這裡可是青雲武館?”
隻聽到一道清朗沉著,中氣十足的嗓音,輕而易舉便壓下嘈亂的雜音,清晰從外麵傳了進來。
武館中的眾人,紛紛扭頭朝門口望去。
眼下武館正在擴建之中,一切百廢待興,就連外麵的大門都還沒有來得及裝上。
不過,說話之人,頗有規矩,未得主人允許之前,並沒有貿然踏入武館,隻站在門外不遠處。
因為角度的關係,武館內隻有寥寥數人能看清楚,說話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男人。
青年衣服胸前寫著四個大字,以彰顯其身份四絕武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下四絕武館門下弟子封平,恩師座下排行第七,聽聞青雲武館李館主劍術卓絕,今日特來拜會,還請李館主不吝賜教。”
青年拱手抱拳,不卑不亢的朗聲說道。
武館裡的眾人,聞言卻無不為之色變。
青年的語氣平和,並不跋扈,可話裡的意思,卻再明顯不過,分明就是上門踢館來了。
眾人紛紛將視線投注在了李青雲的身上,眼中神色,或是好奇,或是興奮,或是擔憂,不一而足。
李青雲眼中也閃過了一絲驚訝。
他剛剛才聽說了長纓武館被踢館的事情,本來還覺得,自家的青雲武館規模既小,且又是籍籍無名,就算有人想要揚名、立威,應該也不至於找到青雲武館頭上來。
沒想到這才過去沒多久,踢館的人,就真的找上門來了。
驚訝歸驚訝,李青雲反應卻不慢。
他隨手在腰間一抹,纏在腰間的黑帶已自動散落開來,變成一條長達三丈三尺的黑索鞭。
與此同時。
武館中的眾人,突然感到一股恍如刺透天靈蓋的涼意,從天而降,令人心頭瞬間寒意大作,直感到不寒而栗,驚悚至極。
不僅如此,所有手持長劍的人,更是感到手中長劍好像突然活了過來,蠢蠢欲動,直欲脫手飛出。
眾人大駭,不明所以,下意識抓緊了長劍,不敢鬆手。
李青雲不見如何作勢,手中長鞭甩出,筆直指向不遠處的兵器架。
不過,他與兵器架之間的距離,足有將近三十米開外。
哪怕他手中的黑索鞭,已經堪稱是長兵器之最,仍難免有些鞭長莫及。
錚!
一聲清越的劍鳴,陡然響起。
隻見擺放在兵器架最頂處的連鞘長劍,在一陣劇烈顫動之後,劍刃突然從鞘中飛出,化作一道流光,投向鞭梢。
眾人一眼便認出來,那正是屬於李青雲的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