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幅畫麵,都仿佛記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遠古故事,這些故事串聯起來,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宏大的曆史篇章。
這些畫麵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用一條無形的線串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而神秘的畫卷。
一直到最後一幅。
當看到那畫麵的時候,卻讓李超心頭猛地一顫,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發現了某個天大的秘密!
李超在最後一幅畫麵前站立許久,目光緊緊地盯著畫麵,仿佛要將其看透。
前幾幅畫麵,都畫得比較潦草,線條簡潔,而唯獨最後一幅,刻工細致入微,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顯然作畫的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十分用心!
畫麵中,是一個身穿長衫,長衫隨風飄動,顯得飄逸而灑脫。
他頭戴王冠,王冠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散發著尊貴的氣息,每一顆寶石都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蘊含著無儘的力量。
男子的背影顯得有些蕭瑟和落寞,仿佛背負著無儘的滄桑與孤獨,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他手持利劍,劍刃閃爍著寒光,直指九天,仿佛要向天地間的某種力量發起挑戰,那淩厲的劍氣仿佛要衝破雲霄。
在其不遠處,還有一具龍屍,龍屍龐大而威嚴,即便已經死去,卻依舊散發著一種讓人敬畏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順著劍鋒所指的方向,蒼穹之上的雲霧間,顯現出一張猙獰的人麵,人麵表情凶狠,仿佛隱藏著無儘的惡意。
哪怕隔著畫麵,也可以強烈地感覺到畫中男子的憤怒與決絕,似乎隨時都要持劍登臨九天,與那人麵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
到這裡,台階結束,壁畫也隨之終結。
這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從男人成王,展現出他的崛起與領導才能,到結識飛龍,開啟一段傳奇的緣分,再到最後將其埋藏,其中蘊含著無數的悲歡離合與波瀾壯闊。
李超一邊思索著壁畫上的故事,一邊隨著秦天河向前走。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畫麵中的場景,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遠古的時代,感受著曆史的滄桑變遷。
台階儘頭是一個拱門,拱門高大而莊嚴,仿佛是通往另一個神秘世界的入口。
拱門的表麵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那些圖案仿佛是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每一道線條都蘊含著神秘的力量。
越過拱門之後,就看到了一處寬闊的空地。
這地方看上去占地大約一千多平米,顯然是用特殊物品把這處山體內部掏空形成的。
在中間的位置,有一個散發著淡金色的光罩,光罩如倒扣的碗般穩穩地落在地麵上,散發著柔和而強大的光芒。
光罩上漣漪湧動,每一道漣漪都帶著莫大的威壓,仿佛在警告著任何試圖靠近的人。
那光罩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守護著裡邊的秘密。
透過光罩,可以看到裡邊有一具龐大的骸骨。
雖然李超沒有學過考古,但依舊可以從其完整的頭骨分辨出來,這是龍骨。
畢竟這種生物實在太有辨識度了,那巨大的頭骨,尖銳的角,無不顯示著它的獨特與威嚴。
那龍骨靜靜地躺在那裡,仿佛在沉睡,卻又仿佛在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三者沒有貿然上前,深知這裡的危險與神秘,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小金龍靜靜地站在原地,望著遠處的這具龍骨,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言不發,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有些失神。
它的眼神中既有對同類的親切之感,又有對眼前場景的疑惑和迷茫。
秦天河則是眯起眼睛,目光如炬,仿佛要透過光罩看穿一切,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腦海中在快速地分析著眼前的情況,思考著應對之策,試圖從這複雜的局麵中找到突破點。
趁著這個機會,李超在旁邊低聲問道:
“老爺子,你從剛才的壁畫中看出什麼了嗎?”
他看過不少書籍,知道古代有在墓地用壁畫記錄死者生平的習慣,現在看來,這個地方應該是壁畫中的那條龍的墓地。
那麼,壁畫中記載的,應該是其生平。
這麼推算的話,建造這處墓室者的身份,就已經呼之欲出。
就是壁畫中多次出現的那個人類。
他的聲音很低,仿佛生怕驚擾了這片神秘的空間。
秦天河緩緩開口道:
“你應該也看出來了吧?”
他的聲音低沉而穩重,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秘密。
頓了下,又繼續道:
“如果壁畫中記載的是真實的曆史,這裡是黃龍的埋骨之地!而且畫裡的內容,和上古神話記載的差不多!”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篤定,仿佛已經揭開了這個神秘麵紗的一角。
李超點了點頭,他的猜測和秦天河一樣。
華夏傳說中的龍,種類繁多,數不勝數。
蟠龍、螭龍、蜃龍、雲龍……每一種龍都有著獨特的形態和傳說。
但唯獨有一條最為特殊,那就是黃龍。
因為其餘的龍,都沒有翅膀,唯獨黃龍,背生雙翼,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甚至有人說西方世界裡出現的龍的先祖,也是黃龍。
所以,
在華夏上古傳說中,黃龍隻要一出場,就會因其獨特的外形而被輕易認出。
他對這些傳說了如指掌,此時更是堅信他們的推斷。
既然猜出了龍骨的真實身份,那畫麵中的內容,其實也很容易推斷出來。
第四幅壁畫裡描述的大戰,應該就是人皇與蚩尤之間的戰鬥。
那場戰鬥,是華夏曆史上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雙方投入了巨大的力量,無數英雄豪傑在這場戰爭中嶄露頭角,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史詩。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雙方士兵奮勇廝殺,鮮血染紅了大地,這場戰爭決定了華夏民族的走向。
至於後邊的幾幅畫麵,一幅是與巨人搏鬥,對應的應該是《山海經》中描述的黃龍擊殺大巫誇父的事件。
在古老的傳說中,誇父追逐太陽,最終因口渴而死,但在《山海經》中確實有“黃龍先殺蚩尤,後殺誇父”的記載,這些都是有跡可查的。
黃龍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戰勝了強大的敵人,為華夏大地帶來了和平與安寧。
黃龍在天空中翱翔,與誇父展開激烈的戰鬥,最終成功將其擊敗,維護了大地的和平。
一幅是以尾劃地,開山治水,對應的估計是大禹治水時候的事情。
傳說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不辭辛勞,黃龍也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尾劃地,幫助大禹疏通河道,消除了水患,拯救了無數百姓。
黃龍的尾巴猶如一把神奇的鏟子,在大地上開辟出一條條河道,讓洪水順利流淌,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
所以,
李超看了眼秦天河,用認真且肅穆的聲音慢慢開口道:
“要是這麼說,那修建此處墓室的人,其實就是…兩人對望,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默契,然後同時說出來兩個字:“人皇!”
……
人皇,對龍國而言,是一個極其恭敬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