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師?那是什麼玩意兒?
眾人聞言皆是一頭霧水,尤其是於學銘更是有點兒迷糊。
雖然於學銘不知道薑老要說什麼,不過從字麵意思來看,肯定又是個擴軍計劃。
倒不是說穿越者委員會承受不起一個師的招募成本和維護成本,畢竟眼下大家手裡窮的就剩錢了。
但是武器裝備這事兒可是個麻煩啊……
守備師的武器裝備槍支彈藥,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於學銘在兩界之間整整倒運了十三次才差不多滿足的。
之所以說是差不多,是因為按照守備師現在的日常訓練消耗,隻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會把於學銘送來的彈藥消耗一空。
這還隻是訓練,沒有真正的軍事行動。
再搞一個師出來,於學銘當下就得瘋。
倒不是因為物資的數量問題,卞利權從方北工業采購的軍火足夠滿足百萬大軍的列裝,各型號彈藥儲備也是以億為單位,眼下就躺在赤內亞港口的倉庫,隨時可以運輸。
真正讓於學銘頭疼是扳指的穿越cd。
十三次兩界往返,光是扳指的充能就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馬上就要出發前往美國的於學銘哪有這麼多時間可以浪費。
美國那邊兒的事情不儘快解決,早晚是要暴雷的,直接被穿越者委員會的勢力炸成一縷青煙,而且暴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在這個時候提出擴軍,屬實讓於學銘的心態有些炸裂。
然而還不等於學銘開口阻止,薑老的發言就已經開啟了,阻攔失敗的於學銘也隻能無奈的開始聆聽薑老的計劃。
不過稍微聽了一會兒,於學銘的緊張心情就緩和了下來,因為薑老口中的保安師計劃完全不需要現代武器的支持。
反而更像是一個這個時代裡,國內傳統的軍閥勢力部隊,還不是特彆一流的那種。
在薑老的表述裡,保安師隻不過是一個一師二旅六團的配置,武器裝備也是用被守備師淘汰下來的老式裝備,也就是從美國人手裡買過來的那些一戰軍剩物資。
大部分士兵的製式裝備都是1903斯普林菲爾德拴動步槍,唯一的主流自動輕火力武器就是作為輕機槍使用的,下發給每個班組一支的勃朗寧自動步槍。
至於火炮什麼的,乾脆就是沒有,唯一的重火力,就是作為團級火力的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而且還隻有一個機槍連,整個一個團分下來也隻有八挺重機槍。
而且相比於全師標配五四手槍作為自衛武器的膠東守備師來說,薑老對保安師在短火器的配置上也是摳門兒到了極致,營一級軍官以下,壓根兒不配手槍這個東西。
甚至連配發衝鋒槍的警衛之類的東西也全都不在薑老的計劃中。
就這麼算下來,一個滿編的保安團一共才一千兩百人,再算上師一級指揮係統和旅一級的指揮部,一個保安師的全體官兵,上上下下加在一塊兒,也才七千五百人。
至於裝備就更不用說了,全師上下的重火力一共才有四十八挺水冷式重機槍,作為輕機槍使用的勃朗寧自動步槍也才五百四十八支,拴動步槍倒是多,足足有六千四百四十三支,手槍才發下去兩百多把。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師的部隊啊!
不過真要是說起來,民國時期軍閥部隊的平均水平好像也就是這樣了,隔壁張督軍的部隊配置好像跟這個也差不多?
這麼說的話……不正常的是守備師?
於學銘腦中冒出了一連串兒的問號,而薑老那邊兒的陳述還在繼續。
在薑老的計劃裡,這樣的守備師一共要整編出三個來,不需要向張大帥索要什麼正規軍的番號,反正奉係也不給穿越者委員會發軍餉,就用地方保衛武裝的名義就成。
三個師,共計十八個團,膠東道的城市包括縣城一共有十六個,剛好每個團駐守一座城市或者縣城,至於青島和煙台兩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則是額外駐紮一個團。
主要工作就是城市的防務,正好也可以把守備師眼下的超編部分消化掉。
而那些從第三軍團過來的士官軍官,可以直接填補到這些守備部隊的指揮階層當中去,同時參加政工係統的培訓教育。
經過培訓後,在思想統一這方麵,合格的軍官填補進守備師的指揮係統中,然後送到參謀團組織的軍官訓練班中深造,灌輸來自現代的先進軍事領悟知識教育。
至於那些無法統一思想的,那就隻能放回保安團,做一些城防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