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銘回家歇著了,但是穿越者委員會的眾人依舊保持著忙碌的日常。
第七軍團在經曆過兩天的培訓後,第二師和第三師以團為單位,兵分十八路開向了熱河,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清剿行動。
而政務工作方麵,隨著新式紙幣的印製完畢,幣製改革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這次的幣製改革,也是讓穿越者委員會在金融領域徹底走在了全國的最前麵,可以說搶了未來的國黨政府法幣改革的飯碗。
畢竟穿越者委員會裡唯一的金融專家還在美國主持海外經濟掠奪工作,留在國內的都是些金融領域的二把刀,真想完成這次的幣製改革,也隻能原則抄作業。
抄未來法幣改革的作業。
在國黨政府年一九年進行法幣改革前,國內主要流通的錢幣種類包括銀元、銀毫、銅元和各種各樣的紙幣以及外幣。
本來按照北洋政府的金融設想,銀元、銀毫、銅元之間為固定的10進製。
但是由於各省各自為政,濫鑄輔幣,各種含量不同的劣幣橫行,致使銅元、銀角瘋狂貶值,兌換大銀元或者付款時需要貼水。
時有記載市民兌換毫洋,恒以劣毫混用,兌者不察,竟被蒙過。
即有明知其劣,欲求掉者,必遭白眼出言不遜,堅詰兌者劣點所在,兌者固無從甄彆,亦隻得攜去。
比及向另一家購物或兌銅元,則曰劣毫,須貼水若乾,否則不能通用,複向原兌處調換,則已不認。
到最後被搞得苦不堪言的還是底層的普通百姓。
金屬貨幣尚且如此,紙幣就更複雜了。
紙幣雖然有攜帶上的便利,但在民眾看來,也要考慮到是哪家銀行發行的紙幣。
像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行的紙幣基本都能按麵值兌付銀元,但是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幣就不一定了,經常需要折價行使。
尤其是各種亂七八糟的軍票之類的,由於軍閥混戰期間充滿著不確定性,手頭的紙鈔轉頭就成廢紙的事情數不勝數。
而在這種情況下,小鬼子也玩兒了一手火上澆油,利用當時國內幣製的混亂,趁機從事侵蝕我國貨幣主權,開設了橫濱正金銀行發行紙幣,向我們國內傾發貨幣,還有來自西方列強的商人,同樣帶來了大量外幣。
而這一切的一切,無疑是讓國內本就混亂的金融體係變得更加複雜。
好在穿越者委員會開始出手了。
依靠著道具鈔的存在,穿越者委員會可以說是擁有了近乎無限的外彙儲備,並且一直在努力將這些外彙儲備變成生產力工具。
用以實現穿越者委員會實控地區的經濟內循環,以及對外輸出。
再加上將近半年的時間裡,穿越者委員會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國際市場收購貴金屬的腳步,眼下已經儲備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
更彆說已經在全國各地流通的,正麵雕刻著於學銘頭像的“振華幣”了。
是的,繼“袁大頭”以後,國內市場上流通的第二大銀元幣種,已經成了穿越者委員會鑄造的“振華幣”了,民間也有管這種銀元叫“於大頭”的,市場認可度非常好。
畢竟都是總道具鈔跟老外換來的,穿越者委員會也不知道什麼叫心疼,在鑄幣的銀含量方麵甚至比“袁大頭”都高,如此鑄造精美、含銀更高的貨幣,自然會更受歡迎。
這可比比各路軍閥粗製濫造的那些破玩意兒好了不知道多少。
老百姓的心裡都是有一杆秤的,穿越者委員會的如此做法,也讓於學銘在自己的實控地區以外,收割了一波民心,至於在膠東道這個穿越者委員會的大本營就更不用多說了,人均都是把於學銘當做神靈一般。
推行一些政策簡直不要太簡單。
公信力基礎有了,貨幣改革的實操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阻礙了。
作為政務一把手的李國富立刻發表了通告,占據了整個膠東道的頭版頭條,並且有無數報館爭相轉載。
《關於膠東道護軍府、熱察兩省巡按府,委托安布瑞拉銀行,發行新式紙質貨幣的行政通告及相關金融新規》
這等消息一經傳開,立刻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新式貨幣自然不用多說,幣值之類的都已經說過了,唯一新奇的點是,穿越者委員會在抄國黨政府法幣改革這張作業的答案同時,也沒忘了根據現有情況做出一些整改。
首先改變的就是關於貨幣錨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