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電報,自然是於學銘發來的。
師屬偵察營,軍事委員會手底下最精銳的部隊,絕對是一線當中的一線。
全營人數不多,隻有區區六百人,但是個頂個都是絕對的尖兵。
彆的不說,單說偵察營的裝備,就和一線部隊完全不同。
作為軍事委員會旗下的一線部隊,第七軍團的裝備已經是相當離譜了,全軍火力半自動化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絕對的第一陸軍。
然而師屬偵察營的裝備卻直接對第七軍團的常規部隊形成了代差。
就連彈藥補給都是完全獨立的。
第七軍團的士兵手裡拿的是五六半和五六衝,偵察營的士兵直接配上九五槍族。
九五式突擊步槍、九五式班用機槍、零五式微聲衝鋒槍、八八式高精度狙擊步槍。
就連手雷都是從現代進口的卵形手雷,而不是即墨兵工廠自產的木柄手榴彈。
這樣的裝備無疑是證明了這支部隊的定位。
正是穿越者委員會麾下的特種部隊。
而這樣的一支部隊,想要加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曾經的膠東守備師缺乏士官,而在偵察營裡,清一色都是士官。
而且除了對身體素質有所要求外,偵察營官兵的選拔標準裡,赫然有著文化水平的要求。
所有偵察營官兵,最少也得是高中文化水平以上,同時接受過軍事訓練班、政工培訓班,並且在一線部隊擔任過政委一職一段時間後,才有機會加入偵察營。
而在穿越者委員會的麾下,政委階層出身,無疑是忠誠的代名詞。
這種忠誠是針對於學銘這個領袖個人的,同樣也是狂熱的。
甚至可以說,這種狂熱,不亞於黨衛軍對小胡子,毛子紅軍第一騎兵軍對鋼鐵慈父那種。
清一色正兒八經的死忠。
而偵察營的日常訓練科目也和普通部隊不同。
除了常規的戰鬥技能訓練以外,偵察營官兵在徒手格鬥方麵更須技藝超群,同樣,每一個偵察兵還需要熟練掌握本軍和國內外其他部隊的各種武器,包括各種槍械,手榴彈,甚至包括小口徑火炮,巷戰、夜戰,技能更是偵察營官兵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再加上各種車輛的駕駛,熟練排除車輛故障,野外攀登,穿越雷區,識圖標圖及遠距離越野行軍這樣的滲透技能類技能,觀察潛伏,竊聽,捕俘,審俘,照相等多種獲取情報的手段、必要時還須使用密碼通信聯絡這樣的察諜報技能。
都是師屬偵察營日常的必修課。
對於這支部隊,軍事委員會的一眾委員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這才打造出來了兩個營。
沒錯,隻是兩個營,第三師師屬偵察營還沒搭建起來的,於學銘跟何鑫泉要的,其實就是第二師麾下那支已經建設完畢的偵察營官兵,至於第一師偵察營的部隊,眼下還在膠東道待著呢。
這偵察營可是何鑫泉的大寶貝兒啊!
不過麵對於學銘的索要,接到電報的何鑫泉卻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所有軍務交到了羅建軍的手中。
也就是正駐紮於錫林郭勒盟阿羅布拉克拉地區的兩師官兵的全部指揮權。
阿羅布拉克拉地區,毗鄰察布圖山這道天然屏障,和劄雨泊這一水源地,是第二師和第三師當下的前進基地。
同時,阿羅布拉克拉地區還剛好位於察哈爾省和外蒙交界,同時靠近公路,隻需要大軍稍稍向前推進,就可以到達外蒙治下的蘇德圖舍裡地區。
隨後沿著公路逐漸行進,穿過伊蘭圖爾哈山,擊破借道東路中末右旗,接近著在平定臣車汗旗的部落後,翻過卓朔爾山後,沿著公路一路開進庫倫地區。
而庫倫地區正是外蒙的首府所在。
到時候擒下外蒙高層官員,和借助老毛子的幫助下試圖分裂國家和民族的外蒙貴族們,這外蒙也就算收回來了。
無非就是後續治理方麵有些麻煩,民族問題這種事兒還需要謹慎處理一下。
不過那也是政務部的工作了,和軍方肯定是沒多大關係,在收複外蒙以後,第二師的工作就轉成了平叛蒙南,同時在外蒙和綏遠交界布防,第三師的任務則是平定蒙北地區,順便在國境線上建立半永久工事。
抵禦老毛子那邊兒可能發起的武裝乾涉行動。
一係列的計劃倒是做得不錯,而且用不了多久就要到了執行的時候,奈何何鑫泉這個軍事主官忽然提出要撂挑子了,這可把羅建軍這個參謀總長給氣得是七竅生煙。
死活不同意何鑫泉離開。
穿越者委員會裡誰不知道,委員長親自要人,要的還是偵查營,為的就是執行偷偷消滅鬼子仙台師團的計劃。
這種好事兒軍事委員會的眾委員因為眼下出兵在外,都去不上也就算了,你個一把手居然想撂挑子去湊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