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銘聞言頓時語塞,合著自己都已經買了這麼多東西了嗎?
把老家的庫存全部清空了可還行……
不過仔細想想,這事兒倒也還算合理。
畢竟海鷹係列導彈隻不過是階段性的過渡產物,基本都是仿製老毛子的東西,再後來的新係列產品就已經走上自研道路了。
再加上老家海軍的快速發展,岸艦導彈的重要性也在不斷降低。
庫存不多倒也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於學銘隻能無奈的接受了這個情況,然而海軍發展,卻一直是振華軍的最大難題。
陸軍和空軍的實力尚可以用現代進口的先進裝備彌補,但是海軍就不行了。
扳指空間一直都在擴大不假,但是距離能夠裝載現代化軍艦可就差得太遠了。
能夠對敵對海軍戰艦完成精確降維打擊的反艦導彈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不過海鷹二號一百公裡的打擊範圍,作為近海防禦還可以,用於海戰就有些捉襟見肘了,當然了,主要還是數量問題。
三百多枚的數量,僅僅是保衛膠東,自然是足夠的。
但是如果是整個神州東部和南部的漫長海岸線,就有些數量不足了。
火力不足恐懼症+1。
沒辦法,於學銘隻能寄希望於方北工業能一批隻依靠雷達製導就能夠完成對艦打擊,而且同時具備陸基和艦基兩種發射形式的產品。
而方北工業這邊兒也沒讓於學銘失望。
鷹擊係列一些老舊型號的反艦導彈,都能滿足於學銘的這一要求。
無非就是把製導部的裝置改一改,而且還是反向改進的那一種。
隻要客戶有需求,就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趙總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此數量規模的軍售,所需要的資金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且按照方北工業和振華集團的過往交易方式,這樣的交易還是以物易物。
而對於振華集團的付款能力,方北工業還算是信任的。
但是具體交割的是一些什麼東西,還是需要提前確認一下。
而麵對趙總的問題,於學銘也在短暫的沉吟後給出了一個數字。
三十萬立方米的高品位稀土礦石,以及大量的實物黃金。
而這個數字自然讓趙總有些奇怪。
誰家稀土礦石的計數單位是體積啊……
而且說實話,這樣的體量,和國內需求的數字還是相差甚遠。
但是於學銘也沒什麼辦法。
眼下扳指空間經曆了一連串的擴大,已經達到了六千立方米出頭,雖然已經是初始容積的十倍以上,但是也不算多大。
三十萬立方米的礦石,足足需要於學銘運輸五十次。
想要依靠如此運力,同時滿足兩個世界的資源需求,的確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至於振華軍政府囤積的大量的黃金,雖然是硬通貨,但是在真正的戰略性層次,重要性還是要比稀土差一些的。
所以方北工業這頭有所不滿也很正常。
畢竟他們對振華集團的期待太高了嘛!
當然了,黃金交易依舊還是要做的,增加國內黃金庫存還是有必要的,更彆說於學銘也答應了未來稀土交易的規模還會擴大。
至於擴大交易規模,肯定是要等待於學銘再獻祭幾次才行了,最起碼本次交易,於學銘隻準備倒騰五十趟左右。
不然有點兒太浪費穿越次數了。
再加上部分石油開采設備,以及大量的鈔票半成品需求,完成了交易細節溝通的於學銘頓感輕鬆,這才告彆方北工業代表,重新乘坐私人飛機回到了大埃洛島上。
剛一回島,於學銘就讓卞利權帶著自己去到了物資倉庫。
畢竟卞利權還在大埃洛島上的倉庫儲備了不少民國位麵發展所需要的部分物資,先倒騰一趟回去也不錯。
隨便收取了滿滿一扳指的零碎物品,主要是發射藥石油桶半成品貨幣和藥品之類的東西以後,於學銘重新發動了穿越。
隨著視線再一次清晰,返回民國位麵的於學銘精準的落在了那個熟悉的輪椅上。
回程所在的地點,依舊是青島郊區的大會堂內。
不得不說,還得是李國富心思縝密,自打於學銘離開就下達了命令,於學銘留下的輪椅誰也不能碰。
而且還在輪椅前擺了張桌子,上麵放著一個大功率對講機。
明顯是方便於學銘回來以後聯係眾人用的。
如此安排自然讓於學銘十分舒心。
好歹沒讓自己摔一個四仰八叉不是嗎?
心中感歎一句後,於學銘隨手拿起了麵前的對講機,按下了通話鍵呼叫了兩句,短暫的等待後,對講機裡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是委員長回來了嗎?”
“沒錯,是我!”
“收到!馬上有人過去接您,您有想要去的地方嗎?”
“先送我去庫房吧,雜物庫房就好,這次帶回來的東西有點兒雜,回頭還需要你們自行分類!”
“收到!我現在就安排!”
對話很快結束,沒過多一會兒,於學銘就被衛隊接上了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