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回半小時前。
就在國際上還都將關注點放在那一道道無形電波之上的時候。
太平洋深處,距離聖喬治號郵輪六十公裡處,一艘軍艦的甲板上,一群海軍官兵正在忙碌著。
軍艦的外形有些懷疑,因為這個時代最常見的艦炮,並沒有出現在軍艦之上。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外觀無比簡易的發射架。
發射架上,還有著一些尖頭圓柱體。
而在軍艦的側舷,還有一個巨大的機械吊臂,機械臂後有一塊麵積不小的空地。
很難看懂到底是乾什麼用的。
而這艘軍艦的名字,當然就是威廉·瓊斯號了。
隻不過和原來的威廉·瓊斯號相比,已經完全是兩樣東西了。
穿越者委員會對這艘一戰時期服役的老古董進行了大量的改裝,最後就搞出了這麼一個外表古怪的東西。
海鷹二號發射係統安排了兩套,連帶著還有六枚備彈,不過為了安置這些設備,穿越者委員會不得不選擇拆除了原配主炮。
畢竟甲板上可用的地方屬實不多。
而海鷹二號的發射係統,又是個正兒八經的發射單元,而且於學銘一直采購的還是岸艦型,體積更是大上加大。
跟蹤雷達站天線車、跟蹤雷達站顯示車、移動電站、指揮儀車、射前檢查車、發射架車和發射架牽引車。
畢竟這一係列東西,根本就不是為了在船上使用設計的。
而且為了保證海上偵察的效率,穿越者委員會還在威廉·瓊斯號身上,加裝了一條巨大的機械吊臂,並配置了兩架水上飛機。
驅逐艦?x
小型航母!?
整個給改造成了一個怪物。
性能肯定全麵,但是樣子是真的醜。
以至於由於對改裝後的模樣太醜導致的嫌棄,振華海軍到現在也沒有給這艘唯一的軍艦改名字,依舊沿用著它本來的外國名。
足以證明振華海軍對這個自己眼下唯一能用的戰艦有多不滿意了。
當然了,什麼小型航母純開玩笑,主要是用來觀察打擊目標的。
眾所周知,受地球曲率的影響,正常人的視野可以達到的最大範圍,也就是三十公裡左右的樣子。
而在民國位麵當下的時代,這個數字也是海軍作戰的極限距離。
畢竟在這個雷達技術沒有突破的,飛機技術也還處於雙翼機階段的一九二七年,超視距作戰的理念雖然存在,但是也僅僅隻是存在而已。
真要是打起來,還得是在視距範圍內才有準頭,不然基本就是瞎姬霸打。
不過這一點,對於威廉·瓊斯號來說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單說有效作戰距離的話,威廉·瓊斯號可以說是獨步天下。
海鷹二號的射程有多遠,威廉·瓊斯號的有效作戰距離就有多遠。
畢竟威廉·瓊斯號就靠海鷹打架嘛!
合理,沒毛病!
至於海鷹二號粗糙的製導問題,也被穿越者委員會用搭載水上飛機的方式彌補了。
主要是用來確認一下目標,畢竟單用眼睛也看不到。
海上的極限視距是三十公裡,但是海鷹二號的射程可是整整一百公裡啊!
這會兒又沒個衛星什麼的……
萬一打錯船了可怎麼辦?
畢竟海鷹二號的使用說明書上,撿最大的打的規則是那麼的讓人難忘。
明顯是不太靠譜的樣子。
而麵對這第一次的戰鬥,船上的海軍官兵明顯也有些緊張。
艦橋指揮室內,一眾振華海軍的高級將領都一言不發的注視著門口。
期待一會兒電訊室那邊兒能有人送來最新的消息。
而隨著一封封電報接連送進指揮室,眾人臉上的笑意也是越來越明顯。
“報告!總司令電,與美方和平談判已成奢望,海軍部隊可隨時發起攻擊,寧可錯殺萬人,不可放過一個叛徒!另注意打掃戰場,聖喬治號郵輪上有國人乘客一百七十餘,如有可能儘量解救,洋人則儘殺之!”
“報告!海軍陸戰隊部來電,我部奉總司令命令,前去解決日方駐膠澳港之海軍部隊,以叛亂敵後勤供應之手段,控製敵海軍登陸部隊之全部,駐守軍艦之官兵,也由陸戰隊之特彆突擊隊所解決,擊斃敵海軍官兵三千餘,俘虜病患兩萬兩千餘,軍艦等毫發無損,已交由留守海軍部隊開始接收!”
“報告!海上偵察機飛行員回電!已經確認,前方六十公裡處雷達信號,正是美利堅郵輪聖喬治號,請求批準發動攻擊!”
前麵兩封電報還好,最起碼都是實打實的好消息。
最起碼這次回去以後,不用再拿威廉·瓊斯號這個醜家夥當旗艦了。
鬼子的海軍戰艦雖然水平在穿越者委員會看來一般,但是在這個時代的海軍裡,還真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排得上號的。
解決了鬼子在膠東道的海軍官兵,接收了這批軍艦的振華軍政府,一下子就擁有了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排行前五的海軍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