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團軍司令部給南方防線下的命令隻有四個字“撤出陣地”。
這個命令看似簡單,但背後卻有著複雜的戰略考慮。
隨著戰事持續進行,鬼子逐漸適應了振華軍的攻擊節奏,並開始展現出反擊能力。
鬼子不計生死的衝鋒,導致戰場上屍橫遍野,鬼子的鮮血徹底染紅了大地。
然而,這也給了鬼子一個喘息的機會。
在之前的戰鬥中,鬼子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他們所麵對的戰場是一片空曠的開闊地,毫無遮掩,隻能被動挨打。
但現在,滿地的屍體成為了他們的臨時工事,能夠為他們了一定的掩護。
這使得後續衝鋒的鬼子欣喜若狂。
他們利用這些屍體作為掩體,終於擺脫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憑借著這些屍體的掩護,鬼子開始與南方防線的振華軍展開對峙。
儘管振華軍擁有更強大的火力,但鬼子的槍法也很精準,且毫不畏懼死亡。
這可給振華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形成了一種僵持的局麵。
隨著時間的緩慢推移,南方防線上第四集團軍的官兵也開始麵臨一個巨大的挑戰。
雖然他們手中的武器火力強大,但要想繼續殺傷鬼子也並非易事。
而鬼子則借助著屍體的掩護,頑強抵抗,試圖挽回戰局。
隨著投入戰場的鬼子越來越多,南方防線的振華軍官兵傷亡也越來越大。
如果再不撤退的話,估計也就不需要撤退了。
麵對鬼子的反撲,收到撤退命令的前線當機立斷,決定組織部隊有序撤退,同時命令炮兵對敵人進行掩護射擊。
當然了,所謂的掩護射擊所使用的,也不過就是一些小口徑迫擊炮罷了。
主要還是害怕把鬼子嚇跑了。
在炮火的掩護下,南方防線上的振華軍迅速撤離了戰場,隻留下了一片狼藉。
當然,鬼子們自然是以為振華軍被自己擊退了,一個個都興奮地歡呼起來。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隻是振華軍的一次戰略性撤退。
振華軍早已料到敵人會拚死反撲,因此選擇了暫時退讓,以保存實力。
而且哪怕是撤退,南方防線的官兵都是井然有序的。
除了鬼子的那些垃圾武器留在陣地上沒有攜帶以外,那是啥都沒落下。
主要是子彈之類的,還有在戰鬥中犧牲的戰友屍體。
在後方,剛撤下來的振華軍官兵迅速重新集結,休整補充,準備迎接下一場戰鬥。
而鬼子則沉浸在短暫的勝利喜悅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機。
甚至還在因為陣地上發現的大量戰利品歡欣鼓舞呢!
尤其是鬼子的指揮官們心情更是興奮。
本次戰鬥雖然傷亡不小,但是這些老鬼子卻認為自己已經看透了振華軍的情況。
所謂的振華軍,在近衛師團的精銳麵前完全不堪一擊。
隻能借助堅固的陣地,對自家士兵進行殺傷,之前那星星點點的炮火掩護,也證明了振華軍的炮兵火力的確缺失嚴重。
裝備雖然精良,但是說到底,全都是鬼子自家的武器。
足以說明振華軍裝備來源的匱乏。
拿著從鬼子手裡買來的武器,就敢和鬼子為敵,鬼知道是哪來的勇氣。
一眾鬼子將領對此都是嗤之以鼻。
最重要的是,在鬼子指揮官眼裡,振華軍官兵的戰鬥意誌是真不咋地。
和大日本帝國的蝗軍完全沒法比嘛!
就這麼點兒傷亡,就跑路了。
甚至連裝備都留在了陣地上。
果然是不堪一擊!
對振華軍這樣的看法,更是讓鬼子信心十足。
對中心開花的戰術也更有信心了。
殊不知被第四集團軍的官兵留在陣地上的東西,可不僅僅是那些武器。
還有數目極為恐怖的炸藥。
不然第四集團軍的官兵撤退的時候,也不會特意帶上陣亡戰士的屍體。
無非就是怕炸藥引爆後,把自己的戰友弄得屍骨無存罷了。
然而,振華軍的指揮官們早就在暗中觀察著敵人的一舉一動。
他們深知鬼子的驕傲自大會讓他們放鬆警惕,這正是反攻的絕佳時機。
趁著鬼子立足未穩,振華軍埋伏在戰線附近的精英小隊,果斷引爆了炸藥。
而這個時候,自以為獲得一場大勝的鬼子主力,正在滿是炸藥的陣地上慶功呢!
當黎明的曙光灑在戰場上時,一聲巨響撕裂了寧靜。
炸藥爆炸引起的連鎖反應,將鬼子的陣線瞬間瓦解。
鬼子們頓時驚慌失措,四處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