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六月三日,北平城。
經過了漫長而緊張的等待,舉世矚目的國聯會議終於揭開了帷幕。
儘管這是振華軍政府首次主辦如此規模的國際會議,但令人驚訝的是,知曉此事的人卻並沒有多少。
特彆是神州國內的同胞們,大部分對此幾乎是一無所知。
一向善於引導輿論,積極宣傳自身的振華軍政府此次卻一反常態。
不僅未對這次重要會議大肆宣揚,反而實施了嚴格的輿論管製。
顯然,他們並不希望將此事件公之於眾。
仿佛舉辦這場會議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不光是輿論宣傳,甚至連外交接待的禮儀,振華軍政府這邊兒都明顯是敷衍了事。
例如英美兩國的代表。
作為傳統西方列強國家,來到北平已經一個星期了,但他們連一個振華軍政府的高層官員都沒見到,於學銘自然也沒出麵。
英美兩國的代表都是如此,就更彆說其他國家的代表了。
而振華軍政府這樣的姿態,也自然讓與會的各國代表有些難堪。
一個個心底都有些怒意。
之前申請召開會議的是你們,難不成現在會議真召開了你們又不樂意了?
怎麼?不歡迎我們過來嗎?
還真彆說,振華軍政府還真就不歡迎這幫洋鬼子過來。
彆說接待了,就連會都不想開。
之前申請召開會議那是什麼時候?
那是振華軍政府和鬼子沒開戰的時候。
不管是為了緩解國內緊張氣氛也好,還是為了從西方各國手裡采購物資也好。
總之,那個時候召開國聯會議,對振華軍政府來說是有利的。
而且在穿越者委員會的委員們眼中,當時的振華軍政府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如果貿然開啟和鬼子的全麵戰爭,可能會吃不小的虧。
畢竟鬼子的瘋狂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國力上也並不弱小。
如果可以的話,大家還是想拖一拖,能爭取多少時間就爭取多少時間。
奈何小鬼子還是選擇了不宣而戰,振華軍也隻能無奈反擊。
拖延時間的計劃也就徹底失敗了。
結果這仗一打起來,彆說軍事委員會的一眾軍官,就連民政委員會的委員都懵了。
這鬼子也有點兒太不經打了啊!
因為武器裝備先進的原因,振華軍在正麵能碾壓鬼子的事情沒什麼好意外的。
一眾穿越者都是這麼想的。
不過考慮到鬼子的動員能力,眾人在心裡還是都提高了警惕。
振華軍體係裡,正兒八經能打的部隊也就是四大集團軍,加一塊兒也就是百萬人。
不光是鬼子那邊兒需要打,外蒙草原也得收,神州也需要統一,還要防備老毛子。
百萬大軍聽起來不少,但是真落在實地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而鬼子就不一樣了。
二戰的時候鬼子可是武裝出了七百多萬部隊,而且最後還叫囂著一億玉碎。
要不是美國佬給小鬼子老家種了兩顆大蘑菇,最後能動員多少頭鬼子參軍都兩說。
千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恐怖的動員能力,自然讓穿越者委員會忌憚無比。
因此在和鬼子作戰的計劃裡,投入朝鮮半島的一個半集團軍是做好了犧牲準備的。
完全做好了全軍覆沒的打算。
武器裝備先進的確不假,製空權在手也不假,後勤補給充分也是事實。
但是架不住鬼子人多啊!
一個半集團軍,三十七萬官兵,哪怕有這麼多優勢,又能換掉多少鬼子?
一換十?一換二十?
就算一個換二十,也不過就是能消滅七百萬頭鬼子罷了。
鬼子的動員能力可遠不止如此。
如此恐怖的動員能力,加上鬼子的全民兵製,隻要鬼子想,千萬大軍真不奇怪。
這個數量的敵人,還是正兒八經經曆過職業訓練的士兵,可不好搞定的。
都不用說人了,就是幾千萬頭豬,讓三十萬人去抓都抓不完。
隻不過後來發生的事情出乎了穿越者們的預料罷了。
鬼子的確大舉增兵了,但是隻增兵了一次。
後麵就再也沒有動靜了。
派情報部門調查過才知道,鬼子陸軍的軍工體係,已經被振華軍政府買空了。
一時半會兒根本緩不過來。
動員能力的確有,但是武器裝備卻成了鬼子的大問題。
而且軍工體係的建設,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鬼子哪怕有心恢複,最後的恢複周期也將會是以年為單位。
更何況現在鬼子連恢複的能力都沒有。
因為……
鬼子沒錢了!
尤其是外彙和貴金屬,那真是沒了。
振華軍政府本來就是鬼子最大的外彙來源渠道,兩國一開戰,鬼子的外彙就斷了。
或者說哪怕兩國沒有開戰,鬼子和振華軍政府的交易也應該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