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內的炮兵部隊迅速調整炮口,向天空中的敵機開火。
雖然他們的炮彈命中率不高,但也給振華空軍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其中也有不少的戰機被擊中,好在飛行員的傷亡並不大。
畢竟除了要塞群本身,周邊地區都在振華軍的掌控之下。
飛行員隻需要跳傘就可以逃生了。
在空中打擊的同時,振華空軍的偵察機也在對要塞進行偵察。他
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和視頻,為地麵部隊的進攻了重要的情報。
雖然振華軍政府已經有了可以用於軍事偵查的衛星,但是精度還是不太行。
沒辦法,民用衛星在這種地麵戰鬥的偵查方麵,效果還是不如偵察機的拍攝。
畢竟高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經過一輪猛烈的空中打擊,要塞的防禦工事受到了一定的破壞。
但無論是伊萬諾夫這個老毛子將領,還是他麾下的士兵們並沒有被嚇倒。
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等待著振華軍部隊的地麵進攻。
隨著空中打擊的結束,振華軍的地麵部隊開始了行動。
數百輛先進的坦克和裝甲車如鋼鐵洪流般向要塞衝去。
要塞內的老毛子士兵們緊張地注視著敵人的進攻。
他們的反坦克武器十分有限,隻有一些老舊的反坦克炮和地雷。
但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迎擊敵人。
隨著要塞內各級指揮官的一聲令下,要塞內的反坦克炮和機槍同時開火。
炮彈和子彈如流星般飛向振華軍的坦克和裝甲車。
可惜振華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裝備了先進的裝甲和防護係統,老毛子的攻擊並沒有對振華軍裝甲部隊造成太大的損失。
就比如說老毛子部隊中列裝最多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穿甲彈在一百米的距離上可以洞穿四十毫米的等效均質裝甲。
這樣的穿甲能力,放在當下的時代來說無疑是優秀的。
但是麵對振華軍的坦克,那就是有點兒開玩笑了。
炮彈打上去都是跳彈,最好的情況也就是打斷坦克的履帶,將坦克變成固定炮台。
武器差距在這一刻顯露無遺。
振華軍的坦克繼續向前推進,逐漸逼近要塞。
好在老毛子的士兵們早就在道路上埋設了天文數字的反坦克地雷。
當振華軍的坦克靠近時,反坦克地雷被引爆,瞬間就有幾輛坦克被炸傷了。
不過也僅僅是炸傷,充其量就是把坦克變成固定火力點罷了……
老毛子的這些手段,都沒有阻止振華軍的進攻。
振華軍的步兵部隊跟在坦克後麵,向要塞發起了衝鋒。
就連被擊傷的那些坦克,也化作一個個火力點,為步兵著火力支援。
要塞內的老毛子士兵們與振華軍的步兵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老毛子們用機槍、步槍和手榴彈頑強抵抗著振華軍的進攻。
戰鬥十分慘烈,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然了,振華軍損失的,更多是彈藥之類的東西。
但是老毛子損失的,可實打實的是人!
哪怕是占儘地利,老毛子在戰鬥中的折損也比振華軍要高一些。
兩軍傷亡比例大概在一比二左右。
不過即便如此,振華軍的指揮官還是不滿意。
要知道,在西伯利亞的戰爭中,振華軍和老毛子的戰損比可是一比十幾打底,甚至在某些戰鬥中能夠達到一比二十以上啊!
高加索地區的指揮官羅建軍看到地麵進攻受阻,決定派出特種部隊進行突襲。
特種部隊就是之前的師屬偵察營,現在已經正式成為特種部隊的番號了。
而且裝備上也是清一色的現代進口,甚至還有一些特殊載具。
在羅建軍的命令下,特種部隊的官兵乘坐直升機,在要塞的後方降落,試圖從內部突破敵人的防禦。
不過不得不承認,小規模部隊在斬首突進之類的戰鬥中能夠發揮奇效不假。
但是在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中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沒有那麼大了。
老毛子的守軍甚至不知道這是振華軍的特種部隊行動,就立刻組織兵力進行反擊。
振華軍的特種部隊雖然突進了要塞,但是也就僅僅是這樣了。
雙方在要塞內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特種部隊雖然裝備精良,但他們對要塞的地形不熟悉。
而要塞內的老毛子士兵們則憑借著熟悉的地形,頑強抵抗著特種部隊的進攻。
由於人數差距巨大,在彈藥消耗得差不多以後,特種部隊也隻能無奈撤出要塞。
雖然在戰鬥中對老毛子的要塞駐軍有不小的殺傷,但是這樣的戰果,對一場動輒幾萬十幾萬傷亡的戰鬥來說算不上什麼。
而振華軍的常規部隊在對要塞的攻略方麵進展也十分緩慢。
經過幾天的激烈戰鬥,雙方都陷入了僵持狀態。
振華軍雖然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但他們無法突破要塞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