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隻是學校的訓練,怎麼也用不上他這個團長啊。
米一這邊歲月靜好,而其他人就不是那麼好了。
到處都有風聲傳出,說以後不能自己做生意了,全都要改成國營的。
這就代表著,有很多人要失業了。
特彆是那些以小攤販維生的家庭,都在到處打聽,要是沒了攤販,他們以後能如何討生活啊。
有人歡喜有人愁。
打工人一聽自己的工作有可能會成為鐵飯碗,都在私底下暗戳戳地高興著。
在他們看來,幫國家打工不就是鐵飯碗嘛。
當然,也有心裡活絡的人,立馬把全家人都安排到崗位上去。
大方向的決定他們改變不了,隻要能確保自己小家能安穩過日子就行。
然而,還沒等他們等來工作的改革,反而等來了錢幣的改革。
為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麵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製質量,進一步健全貨幣製度。
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
最大麵值為十元。
這通知一出來,瞬間引起了民眾的反對。
自己大十萬,憑什麼隻能在你這裡換十塊錢啊?這,這哪裡是換錢,根本就是在搶錢啊。
所以最開始,那些兌換點忙碌的並不是兌換錢幣,而是跟大家解釋,國家並沒有占大家便宜。
“鄉親們,現在你們出門,身上都得揣個幾萬塊,錢幣零零碎碎,拿起來是不是有一大把。
特彆是那些有大件需要買的,一出門,幾百萬揣兜裡。
鼓鼓囊囊的,一看就知道藏了錢。
現在不一樣了,錢幣發行,是給老百姓行方便呢。
現在出門,隻要帶上幾塊錢就能買東西。
比如那家具,你去買一套家具,需要幾十萬上百萬是吧。
就算換成最大麵額五萬的,五十萬是不是還要放十張。
換成新幣就不同了,隻要五張這小小的十塊錢,購買力就跟以前五十萬一樣。
你去買大米,一斤兩千塊,而用新幣,隻要兩毛錢就能買到了。
看到了嗎?一邊是這麼大一團才能買一斤大米,一邊是隻要這小小的兩毛錢。
國家沒有占大家夥的便宜,你們換的錢,買的東西是一樣的。
就是讓大家不用天天揣那麼多錢出門,讓大家買東西能變得更加簡單方便。”
兌換員對著群眾放聲大喊,希望能讓更多的人聽到,免得他要一遍一遍地解釋。
“真的假的,兩毛錢就能買一斤大米了?
我昨天剛買了,一斤可是要兩千塊呢,這樣說,那我不是虧了?
兩毛買一斤,那我兩千塊能買多少啊,我可是一口氣買了五斤,花了我一萬塊呢。
不行,我得找他們去,太黑心了。”
“誒,誒,大姐,你沒聽懂嗎?是新幣兩毛錢,不是舊幣,舊幣是要兩千塊沒錯。”旁邊的人趕緊拉住那個怒氣衝衝的大姐。
”新幣這麼值錢?真的假的?會不會是糊弄咱們的?
這幾天這樣,等咱們都換成新幣後,再恢複原來的價格,到時候咱們找誰哭去?”大姐小聲地跟旁邊的人說道。
“應該不能吧,現在當官的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先試試換一點吧,要是真的方便再過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