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宇真君以來,晉南的真君接班人製度便基本定下。”
“且代代相承。”
“五千年來,光是開拓者的魂燈留存,便有八十餘盞。”
“但其中結嬰者,隻十餘人。”
“不知是不是天道之意,十餘代真君傳承,開拓者與守疆者,每一代幾乎都是各自一人。”
“臂如本仙公那一屆,五位接班人,便唯有本仙公與古猿真君兩人得證道果。”
結嬰何其之難?
整個晉南不計其數的修士中,便隻選出這麼五位奔赴大晉,而其中結嬰者尚且不過半數。
何仙公的話語中充斥著感歎之意。
“晉南開拓者與守疆者統共算來,也有著三十餘位真君,算是福祚綿長,天道不薄。”
……
……
“說回接班人之事。”
何仙公搖了搖頭,不再繼續贅述,他又道:
“先前往大晉的真君接班人,都稱為開拓者。”
“而後前往大晉的真君接班人,則都是守疆者。”
“開拓者的主要任務,便是為後繼修士鋪路。”
“鋪路?”
“對。”
何仙公淡淡道,“就是鋪路。”
“開拓者不必回返晉南,便如同古猿真君一般,通常都是在晉南長久修行。”
“隻不過既然同為晉南修士,開拓者們不論結嬰成功與否,都要儘力為後來的晉南接班人留下傳承。”
“為後繼者結嬰提供助力。”
“此事由天地元誓見證,不得有假。”
何仙公看了眼周未,又道:“當然,這助力也並非是要開拓者窮儘所有,不顧一切。”
“通常而言,隻需要結嬰之後,準備一些元石或是等價靈材給後繼者便可。”
周未默默點了點頭,他自然知曉,天上不會掉餡餅,既然有所得,便會有所付出。
“至於守疆者所需做的事,便簡單許多。”
“自行去大晉找足結嬰資源,便通過小口回返,在晉南結嬰。”
“屆時本仙公自然會助力一二。”
“不過相應的,守疆者一旦結嬰成功,便要接替本仙公。”
“若無要事,不得離開晉南,守護晉南不被大晉勢力以及異族入侵等等。”
“最重要的,便是需東奔西走,發掘下一批接班人……”
“都是些麻煩事。”
“選擇成為守疆者,便要終生被晉南束縛。”
他此時微微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又很快是自我否認道,“一飲一啄,也是天定。”
“成為守疆者,所麵臨的風險更低,得到的好處更多。”
“便如是古猿真君為下一代守疆者,都留下了諸多寶物……”
何仙公說到此處,又看了一眼周未,“古猿的傳承應當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他給晉南守疆者的修行資源。”
“另一部分,則是他的力道傳承。”
“本仙公懷疑你手中的天重金恒棒或許和他的力道傳承有關係。”
“古猿不將他的傳承給他的後人,反倒要給晉南修士,卻是稀了奇。”
何仙公自問自言道:“他果真有這般大公無私?”
周未聞言,稍顯驚訝,則是問道:“仙公前輩,古義莫非是古猿真君的後人?”
何仙公嘿嘿笑著:“算是。”
“算是?”
“古義是真魔之體。”
“這其間還頗有曲折。”
何仙公神秘一笑,“待你日後自行琢磨。”
周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何仙公擺了擺手,又道:“閒話少說,本仙公還等著去聽戲,今日唱的黃梅曲,是極為不錯的……”
“你如何選擇?是開拓還是守疆?”
“前輩早知我心意。”
周未微笑著拱手鞠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