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舟隻經過流雲,此後便不複返。
即使日後飛舟再行此路,流雲卻也已被微風吹拂,或是散去或是化雨,又或是被吹到了不知何處去。
猶如天上的星辰參商而離,分彆便不再見。
人生亦是同理。
隨著年齡越是增長,江琴也越是成熟。
她深刻地認識到在自己生命中出現的絕大多數人,都隻是過客。
都隻會匆匆出現後,再無複見之機。
卓師兄、水月宗……
這些事情,都已隻是百年前的經曆。
卓師兄或許是還記掛著她,或許是將她放下,想和她分享新婚之喜。
也或許是想表明,他並不差勁,也能找到不遜色於江琴的女子作為道侶。
但無論如何,江琴都不甚在意了。
時間本該就是如此的,將一切該有的,不該有情愫抹去。
在漫長的修行中,無論是男女,心中留下的都本該隻剩下道途。
然而正此時,江琴的腦海卻想起來一個人。
那個人的容貌普通,卻讓人看起來很舒心,他喜歡穿著青衫白衣,嘴角始終掛著一抹若有若無、溫潤如玉的微笑。
時間流逝得越久,有關於那個人的記憶非但沒有隨著歲月流逝而模糊,反而越發清晰了。
“他……在哪裡呢?”
過去的記憶,便由此一幕幕地浮現而出。
……
……
九十一年前,因要給元心大師療愈神魂,修為僅煉氣後期的江琴便在卓嶽的護送之下,由楚國一路遠行到了代國。詳見542章)
而在路上時,她意外遇上自己此前尋找,許久的“公子”。
周未不僅是她年幼之時的疑惑,更是她父母的遺托。
她想向他道謝,感謝他將自己引入道途,感謝他贈予的東西。
她不清楚為何自己會對周未覺得這般親切,但她清楚在見到周未的那一刻,她心中有著此前從未出現過的悸動。
那種悸動源於魂靈深處,便如同本心正是如此。
與他同行的一月時間,她覺得或許是自己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間,她覺得自己的魂靈中有什麼東西複蘇了。
再往後的時間裡,這段短暫的經曆也開始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了。
她後麵每每修行之時,總會不經意間想起他。
這種感覺,令她很是困擾。
隨著周未離去,他留下的那一句“若是有緣,自會再見。”也同樣是不斷在她腦海中浮現。這句話其實我是有意設計的,第46章,第544章都有)
這些可稱之為“心魔”的東西,幾乎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她的修行。
她的道心不定。
如此一來,她便幾乎沒有度過道心關,築基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