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您看這環形巨璧環抱之中,並非一片空曠。裡麵是一座精心營構、移步換景的山水園林。汲取蘇杭造園神韻,亭台軒榭掩映於鬆竹梅蘭之間,小橋流水潺潺於假山疊石之畔。
暗香浮動於冰冷的玻璃幕牆之內,模糊了現代鋼鐵叢林與古典山水意境的邊界,正是您講的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實體空間的極致表達。”團隊介紹人說道。
“不用這麼客氣,都是同事,您比我的年齡大,不用總稱我您您的。”王宇一張嘴,負責設計的華清老師以為王宇要說什麼意見,拿起筆就要讀,卻不曾想到王宇說了這麼一句話。
負責人笑了笑,“行,王老師,移步到那邊看看。”
王宇幾人隨著負責人上了車,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負責人拿出另一張圖紙,指著圖紙說道,“天環的屋頂是覆蓋著深青色、泛著幽光的高級琉璃瓦,層疊的瓦片在環形屋麵上形成優雅流暢的弧度,如同神龍盤踞的脊背。”
“太陽能板大北團隊研製的怎麼樣?”
李若琳向前一步說道,“已經成功,現在廠家正在生產之中。”
王宇沒有說話,點了點頭。
在那傳統瓦作之下,悄然嵌入了集團重金研發的初代高效太陽能板,如同蟄伏的鱗甲,默默汲取著北方的陽光,為這座龐然大物提供著超前時代的清潔能源支撐。
在王宇的計劃中,以及設計團隊最後根據王宇的想法,會是這樣的效果,在巨大的環形玻璃幕牆中,讓自然光毫無阻礙地傾瀉而入,整個空間通透明亮得如同置身蒼穹之下。
然後沿著環形的內側,一條超長的回廊如是參考了頤和園的走廊延伸開去,廊柱秀美,廊頂繪有精致的冰裂紋彩畫。行走其間,視線越過通透的玻璃,中央園林的四季風華儘收眼底,古意盎然的回廊與現代極致的通透在此刻奇妙交融,令人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在總部的主入口的設計更是氣魄恢宏,摒棄了常見的方盒子門廳,而是構建了一座巍峨的三重簷巨型門闕。其造型明顯脫胎於天壇祈年殿的雄偉輪廓,卻又以現代結構語言重塑。
巨大的玻璃幕牆隱藏於深色的鋼結構框架之後,形成深邃莊重的入口空間。每次踏入,都仿佛在進行一場古老而神聖的儀式,強烈的空間序列感撲麵而來。
而在環形主體的一側,一座體量稍小卻姿態更為獨特的華式建築,拔地而起。這裡是集團舉行最高規格會議、宴請全球頂尖人物的殿堂,其設計細節處處彰顯著古老文明的尊崇氣象,是這未來巨環上鑲嵌的最耀眼的東方明珠。
“我的想法就是華國傳統文化,要與現代科技相互成就,我記得有人說過,隻有華國的,才有世界的,我想隻有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才能讓華國立於世界之林。”在參觀完回家的車上,王宇有點激動,向李若琳和展藝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