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臻鄭重其事地點頭:“明白。”
這一天,鏡沉覺得時間格外漫長和難熬。
好不容易等到放學,鈴聲一響他立刻收拾書包跑出教室,直奔小學部。
緊趕慢趕,他繞過校區趕到小學時,除了值日的學生,其他小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
鏡沉跑進小學教室,看到言臻乖乖坐在椅子上,晃著兩條小短腿等他時,他才鬆了口氣。
他大步走過去,一手牽過言臻一手拿起她的書包:“第一天上學,還習慣嗎?”
“習慣。”
“有沒有按時喝水?”
“有。”
“肚子餓不餓?”
“有一點。”
“回家給你煮海鮮麵吃。”
鏡沉原本擔心言臻剛上學會不適應,但經過一周觀察,他發現言臻適應得很好。
每天放學了待在教室裡等他來接,回家了自覺寫作業,而且在學校跟同齡人交流得多了,她說話漸漸變得流暢起來。
前世的言臻小學是在鄉下小鎮上的,那所學校距離向家村有十一公裡,無論寒暑,她每天淩晨四點半就要起床,打著手電筒和村子裡的孩子結伴走兩個多小時的路,在七點鐘之前趕到學校上課。
養母許英霞本來不打算讓她上學,隻想把她養到十六歲嫁出去,但架不住義務教育普及,政府工作人員輪番上門勸說。
直到搬出“不讓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的”,許英霞才勉強同意她去上學。
跟前世淩晨四點半起床,七點鐘上課,下午三點半下課,六點鐘回到家還要乾活,每天要走上五個小時的求學路比起來,這一世她過的日子堪稱天堂。
鏡沉考慮到言臻身體虧損得厲害,個子比同齡人矮就算了,頭發也一直是焦黃焦黃的,需要均衡攝入各種營養。
外麵早餐鋪子裡賣的東西雖然方便,但飲食結構不夠豐富,他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變著花樣為言臻做早餐。
包子饅頭小籠包,油條豆漿豆腐腦,各種甜粥鹹粥湯粉炒麵煎餅,蒸炒煎炸蒸煮樣樣齊全,吃完早餐還要在言臻包裡塞一顆水煮蛋和一盒鮮牛奶,讓她課間餓了再吃。
言臻也配合,鏡沉做什麼她吃什麼,加上補充醫生開的營養劑,養了三四個月,言臻開始長個子。
新長出來的頭發不再稀疏和細軟塌,不用乾粗活和常年暴露在寒風和烈日下,她的皮膚也慢慢變白變細膩,漸漸有了小姑娘的樣子。
轉眼過了五年。
星期一,早上六點鐘,言臻在鬨鐘聲裡醒來。
她按掉鬨鐘,閉著眼睛數了三十秒,外麵傳來“篤篤篤”三聲敲門的動靜,鏡沉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臻臻,起床了。”
“知道了。”言臻應了一聲,掀開被子下床。
換好衣服,言臻頂著一張沒睡醒的臉去洗漱。
她進浴室時鏡沉正好走出來,兩人打了個照麵。
今年十七歲,身高長到185的鏡沉用濕漉漉的手在她臉上rua了兩下:“還沒醒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