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打仗?
這個東林黨可不會。
他們隻會嘴炮而已!
至於出兵打仗需要的糧餉。
東林黨人隻會給老百姓增加稅賦。
問題是大明朝廷治下的老百姓,早就已經不堪重負了!
結果就是雙方嘴炮一番。
東林黨的人也知道,朝廷想要出兵不太現實。
然後繼續反對抽調邊軍。
說是如果再抽調邊軍的精銳的話。
北方的防線將會變得更加脆弱。
不管是蒙古人來寇邊打草穀,還是建奴韃子狗急跳牆地南下。
或是毛文龍他們準備入關。
又或是發生了其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這個都需要邊軍的將士駐守邊關。
所以如此得出結論,絕對不能抽調邊軍的將士……
王化貞和他的黨羽們則反駁說,他們的提議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是為了消滅倭寇和農民起義軍。
並且他們認為遼東的局勢沒有那麼危急。
毛文龍他們正在忙著打建奴。
在雙方徹底分出勝負之前。
蒙古人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北方邊境線短期內是安全的。
這個時候抽調邊軍的精銳南下,並不會對遼東的防禦造成太大的影響……
雙方繼續打嘴炮。
反正就是誰也收獲不了誰。
然後事情很快就發展成了黨爭。
東林黨的人不斷跳出來彈劾王化貞。
在朝堂上大罵王化貞是閹黨。
一個勁地請求崇禎罷免王化貞,並將王化貞下獄論罪……
……
崇禎皇帝聽得眉頭緊鎖。
他知道,東林黨和王化貞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
但是、這僅僅是表麵現象而已。
東林黨真正害怕的是閹黨死灰複燃。
害怕崇禎利用王化貞和王承恩。
形成一個可以製衡東林黨的新的閹黨。
同時也害怕崇禎利用調兵作戰的機會。
趁機收買軍中將士的人心。
從而開始一步步地掌握兵權。
而兵權,是文官集團最忌諱的事情。
他們絕不允許長征皇帝掌握兵權。
否則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
麵無表情地看著東林黨人在表演。
心裡麵卻是殺意騰騰。
恨不得把那些整天不乾實事,黨爭和嘴炮無敵的東林黨。
全部都給通通抄家滅族。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的心裡不禁在想。
要是他手下也有個魏忠賢那樣的人物。
還何須來聽這些老家夥的廢話?
直接讓魏忠賢對付他們就可以了!
所以,崇禎非常迫切地。
希望東廠能夠快點發展壯大起來。
但是他現在需要時間來積蓄實力……
既然朝堂上爭論不出結果。
但是袁崇煥那邊明顯是支持崇禎的。
後麵崇禎皇帝繞過內閣和六部,直接下中旨。
調袁崇煥和關寧鐵騎南下……
……
遼東。
各地的戰鬥還在繼續。
耿仲明他們在建奴的老家縱橫來去。
凡是後金韃子,直接見到一個就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