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來後,很多人對糾錯小組的態度開始轉變了。
之前沒人想到糾錯小組是來真的,畢竟以前各種下來檢查督導小組太多了,每次來不是走一個過場?最後各大部門,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民眾都已經產生慣性思維的心理了。
現在糾錯小組連續做出的事情,讓他們意識到這次真的不一樣。
前陣子,他們糾錯狼牙,把一個參謀長給發配去養豬了,一個王牌突擊隊的隊長給關進小黑屋寫報告,整個突擊隊都跟著整改,不,是兩個突擊隊都挨整改。
這都是鐵腕手段啊!
現在這股整治的強風,吹到東海廳,變成砍刀了,直接砍出血的那種。
這報道猶如重磅炸彈一般,將糾錯小組以及東海市廳推到風口浪尖上,成為民眾最為關注的焦點。
而陳赫根本沒時間去關注這些,他已經帶著糾錯小組的人,去給溫長青填坑。
第一個坑就是因為臥底而犧牲的警員,他們家屬上訴的cg局,到底是什麼情況。
當然這個行動也急不來,畢竟陳赫等人不是執法部門,不能馬上就帶人進去抓人。
所以他們第一步去cg局觀察。
這個非常重要。
抵達東海市城市管理局附近的時候,正好到了飯點。
陳赫就帶著眾人在附近找一家熱鬨一點的大排檔吃飯。
下訪基層,深入群眾,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想當年,一個文藝座談會的講話,多少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寫出了種種反應民生的報告,但是新時代,再也沒人乾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一些文藝工作者成為了所謂的專家,甚至狗仔隊,遠離了群眾。
陳赫扼腕不已。
……
炎國是人情社會,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談成的。
因此還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就是酒桌文化。
一句話玩笑的話,酒品就是人品!
而陳赫這一行六人中,他與糾錯小組,軍情局,軍事法庭的幾個乾部,過去是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現在都願意聽陳赫的,與他交際,將關係處得更好一些。
不是誰都像唐天豪有那麼高的位置,他們還想進一步提升的。
跟著陳赫一起乾,乾出成績來,總部那邊看到,他們就有更大的晉升空間。
人之常情的想法……很正常,畢竟他們都是俗人,又不是聖人。
唐天豪還有其他的安排,所以這次沒有跟著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