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改造計劃!
“人格麵具”(erna)一詞出自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用來表示一個人在社會生活的特定場景中外顯的人格特點的集合。
榮格在著作中是這樣描述人格麵具的“erna是一種麵具,一方麵用來確立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麵則封印住我們與生具來的本性。”
為了能被社會接納、不成為羊群中那隻眾矢之的的“黑羊”,人格麵具會替我們篩掉不適合在當下表露的心理樣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容易對成員複雜的社交場合感到焦慮的原因。
不同人格麵具的差距越大,越會導致我們不知所措、難以判斷該以何種樣貌對外。若我們過度依賴人格麵具、讓它反客為主,那自我與他人的界線將變得模糊,最終我們失去主體性、成為隻能反映他人看法的空洞回音。
可以說,人格麵具是一個專門用來“給彆人看”的偽裝,是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習得的自我保護技能。
在《女神異聞錄》係列中,“揭開麵具,才能得到力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設定。
揭開代表默許不公發生、間接成為幫凶的“人格麵具”,將自我解放,選擇去衝撞現有體製,這正是人格麵具操縱者獲得強大力量的原因。
麵具被揭開後並沒有就此消失,主角們覺醒之後並不是舍棄了麵具,而是重拾對麵具的“掌控權”,將人格麵具化作自己的“力量”。
上澤宮對能力的設定十分的清楚,但現在的他依舊對如何獲得這個能力毫無頭緒。
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得到人格麵具?
在原著中,他們都是在“殿堂”遭遇危險,直麵自己所煩惱、恐懼的事情,撕開自己的麵具才成為能力者的,但自己該怎麼去殿堂?
如果說殺意世界真的是“殿堂”的一種變種的話,自己在那個世界裡麵一直是潛意識在行動,根本也沒有辦法去正麵麵對自己所恐懼的東西啊。
而且自己也沒什麼恐懼的事情吧。
突然,上澤宮的房間門被打開了,桃樂絲的小腦袋湊了過來“信徒,你忙完了嗎?”
在上澤宮從銀座回來的時候,順手在一家店裡麵買了一份牛丼飯給桃樂絲帶了回來,雖然比起他們晚飯所吃的完全不如,但也算是很豐盛的一頓晚飯了。
桃樂絲絲毫不知上澤宮晚上吃的是高級牛肉,喜滋滋的接過了飯盒,還調侃了一句“算你還有良心,終於想起我給我買晚飯了。”
在上澤宮對東川浩二的新聞進行搜索的時候,桃樂絲就在自己的房間裡麵吃著飯。
“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上澤宮走過來,看到桃樂絲的臉上還有些油漬,順手用紙巾將她臉上的油漬擦掉。
桃樂絲也沒有感到異樣,任由上澤宮這樣做了,拉著上澤宮的手把拉到了她的房間裡麵。
桃樂絲的房間經過了她自己的裝飾後已經變得不那麼空曠,新買的電腦也在兩天前送到了,由上澤宮為她將必要的遊戲軟件和直播設備安裝好之後就不再管她了,任由她下載著遊戲玩。
反正桃樂絲自己直播也賺有一些錢,隻要不再整出高利貸之類的幺蛾子,想買什麼都隨她。
桃樂絲把上澤宮推到了椅子前,迫不及待地道“信徒,你快幫我檢查一下電腦,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上澤宮簡單的點開看了一眼,瞬間變得無語。
桃樂絲這台電腦還有著一些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安裝的垃圾軟件,有著很多的彈窗和病毒,更離譜的是,桃樂絲的電腦上同時運行著五款殺毒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