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軟小媳婦的幸福生活!
夏大山他們昨天到達水庫的時候,雨還沒有下。
水庫位於小戈莊附近,占的又是小戈莊的地,故人們提起時都叫它小戈莊水庫。
夏大山算是個老莊戶,心裡做事都有個算盤,所以這次從村裡抽調不少人。
這場雨大且急,短時間內雨水就如汪洋般向水庫裡彙集,泄洪時水流湍急,人又不敢太靠前,洪水肆意地衝撞著下遊的溝渠。有些溝渠還存積著小麥的殘秸,洪水沒了路又胡亂衝進旁邊的田地一時有些分不清水到底是沿著哪個村的河渠流的。
天空漆黑如墨,陰沉沉地壓在頭頂上,天地仿佛被無儘的黑暗所吞噬,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和莫名的恐懼。手電筒散發出來的微弱黃光,在瓢潑大雨中顯得如此朦朧無助,仿佛隨時都會被無情的雨水吞沒。
傾盆而下的暴雨猛烈地敲打著地麵,濺起片片水花,模糊了人們的視線。一時之間,幾個村的人亂作一團,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然而,就在這混亂之中,一個高聲音嗷嗷響,扯著嗓子大聲呼喊著“先清理堵住水流的溝渠!”這個聲音充滿了。
焦急和決斷力的一聲聲呐喊,讓村民們仿佛有了主心骨。樸實的村民們並沒有猶豫,也沒有人去計較這是哪個村子的溝渠,都紛紛行動起來。一路追著洪水跑,哪兒堵了就通哪裡。
都是壯勞力,手中的工具被他們掄得翻飛,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幾乎都是用儘了力氣拚命地挖掘、鏟除著淤泥和雜物,與洶湧澎湃的洪水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
大家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儘快疏通堵塞的地方,讓洪水能夠順利通過。
待到天微微亮,視線亮堂了,還在追著洪水跑的人這才看清身邊的人,幾乎全都是生臉,連續陪同戰鬥了一個晚上的,也不知道是哪個村的?還不等問一下,前方又堵住了
陸修遠也混在這樣的隊伍中,累的筋疲力竭,兩條腿就像灌了鉛一般沉重無比,每邁出一步都讓他感到氣喘籲籲、疲憊至極,腦海哪還有力氣去想今天是自己的婚禮的事。
太陽懸在天空正中央時,終於把洪水給成功引到村裡的河灣裡。
然後各個村隊伍集合,清點了人數,這次的救災也結束了。
最後救災的村莊是小河沿村,村支書召集了村裡的婦女燒水做飯非得讓他們留下來吃一頓。眾人經過一整個晚上加上一個上午的奮戰,早已疲憊不堪且饑腸轆轆,要是再走個十幾裡路非得垮在路上不可。
除了離得近的村莊,其他的幾個村莊都選擇留下來休息補充補充一下能量。
此時已是下午一點。
夏大山、夏建剛和陸修遠三人蹲坐在本村人群中等著開飯,三他們默默地注視著彼此,每人都是一身泥土,疲憊不堪。三人也默契般地誰都沒有提關於結婚的任何話題。
大窪村。
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天地仿佛都被大自然洗禮過一般,每一口呼吸都帶著濕潤和涼爽的感覺。
躲過大雨的知了也重新站在了枝頭,毫不吝嗇地展示著自己的歌喉,像劫後重生般地吱吱哇哇地扯著嗓門叫個不停,一聲賽一聲高。
夏小禾吃完中午飯,借口去村口等著爸爸哥哥,跟趙桂蘭說了一聲就溜出家門。
趙桂蘭本來是不同意的,說到底還是怕夏小禾被人詬病,指指點點。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夏小禾應該是美美幸福的新娘,是要在婚房裡待一整天的。但現在卻在村裡公然露麵,那些愛扯老婆舌頭的婦人可有得說了。
可她又不能把話說難聽,這些難聽話彆人說就罷了,自己的女兒,碰到這樣的事本來就夠糟心的了,她可不想再在她的傷口上撒鹽。
夏小禾一路上沒有停留,徑直就往村口走。
前世唐宛如是下午到的,但不確定是幾點。
夏小禾估算著著大窪村和縣上的距離,差不多這個時辰唐宛如該到了。
村口是進村的必經之路,唐宛如如果進村,肯定從這裡走。所以守在這裡是最好的選擇。
村口的那棵絨花樹也在。
絨花,也叫合歡花。此時,合歡花正盛開,粉色的花瓣層層疊疊,宛如粉色的小扇子,細膩而柔軟。微風拂過,這些小扇子在枝頭輕輕搖曳,翩翩起舞,真是又美又仙。樹下,被雨淋濕的合歡花落了一地,宛如一片片粉色的雪花,引來村裡兒童哄搶。
夏小禾看著一群群可愛的孩子在爭著吵著都說自己撿的最好,更有愛美的小女孩輕輕撚起幾根拚成一簇飽滿的花球,彆在自己耳朵旁
夏小禾上世傷了身子,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看到這群可愛的孩子,心中不由浮起一陣傷感。
“叮當,叮當\”
一陣陣清脆的聲音傳來,是牛鈴鐺的聲音!夏小禾頓時亮起了眼睛。
隨著聲音越來越響亮,牛車終於進村了。
隨著車越來越近,夏小禾也清楚地看到了車上坐著的人正是唐宛如!
一切都如同上世所發生的,唐宛如真的來了!
唯一不同的是,上一世唐宛如是在他們結婚之後到達的,而現在,她卻是在他們結婚之前到的。
夏小禾目光直直地凝視著坐在牛車上的唐宛如,這個上輩子讓她說不清是恨還是痛的人。
牛車上的唐宛如同樣上下打量著夏小禾,這個出現在村口並緊緊盯著自己的女孩。
唐宛如很快就移開了自己的目光。
在她的認知裡,夏小禾就是一個見識淺薄的人,這麼沒有禮貌地盯著她看無非也是因為自己漂亮。
一個鄉下村姑,是的,雖然說有點姿色,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能和她以前圈子裡的那些貴女相比。
不過,此女麵容素淨,宛如出水芙蓉,衣著樸素,雖然衣服也不時髦,不過眉眼倒是清秀,也還算有幾分動人,難為這樣的鄉村僻壤還能養出這樣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