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逸發言完之後,許如安便控製著圖騰大旗來到已經準備好的祭台中心,祭台前方已經備好了祭告用的妖獸屍體,因這是一件大事,這次所用的妖獸足足堆成了兩座小山那麼高。
許如安直接穿過他們,麵色嚴肅的來到了中心,她將大旗控製到自己的前麵,語氣嚴肅:“敬告天地,今日我長恒部落將在此立成,定居於東荒山脈和中流荒江上流夾縫處,名曰糊角洲。特此祀奉祭品,望上蒼鑒之!”
隨著話落,大旗重重的插入泥中,一個玄妙的紋印在祭台浮現,而那兩座小山一般的屍體,正以著極快的速度形成氣血之力,注入到紋印之上。
等屍體的氣血之力全都被吸收了之後,一枚鮮紅欲滴,變大了無數倍的紋印正浮在眾人的上空。
許如安聲音響起:“祭靈!”
聲音快速擴散,就連居住在糊角洲附近的部落以及一些還不願退走的勢力,都聽得到了。
他們這些人心情都十分複雜,打了幾百年都打不下的地盤,如今就要被一個不知哪來的部落給奪下了,偏偏他們又打不過,隻能希望這個新來的鄰居,安頓下來之後會是個好相處的。
畢竟這兩天對方使出的雷霆手段,讓他們實在有點害怕,而他們的高層戰力,部落的老祖和長老什麼的受傷頗重,暫時不可能再給他們提供幫助了。
而此時的長恒部落,每一個成員都聚精會神的跟著那半空中的法相比劃著,不多時,圖騰印記就在他們身前被勾勒了出來,修為高的身前的印記就凝實一些,要是普通人沒有修為的,那個印記就極為虛幻。
但總歸都畫出了。
許如安掐訣,口中念:“聚。”
瞬間,每一個印記。像是受到了什麼召喚一樣,紛紛投入到了半空中的血色紋印之中,漸漸的就紋樣變成了長恒部落的圖騰印記。
許如安深吸了一口氣,撩開衣擺,單膝跪下。
許如安一跪,除了幽靈團的人外,長恒部落的族人紛紛跪下,七萬人跪下,那場麵十分的壯觀龐大。
既害怕天道注意到她,又害怕天道不注意她的許如安,有些緊張的說道:“願上天感召,庇佑我族部落!”
“願上天感召,庇佑我族部落!”
“願上天感召,庇佑我族部落!”
“願上天感召,庇佑我族部落!”
聲浪陣陣,響若雷霆!
受到這些聲音的影響,已經變成圖騰的紋樣發出陣陣金光,然後遁入大旗的圖騰之中,大旗靈波震蕩,在眾人的注視中形成了三個天道文字。
許多人都看不懂,但是在冥冥之中,卻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那分彆是:鎮、禦、殺。
其他人隻能看到這三個字,但是作為插旗的負責人,許如安的腦海中出現了更加具體的信息。
這三個字分彆是三段對應的口訣。
可鎮壓渡劫期以下修士,修為減至兩成,全力催動底蘊之下甚至能減去一半。
可抵擋渡劫期以下的全部攻擊,時間長久由底蘊而定。
可通過底蘊的消耗,凝聚最強元嬰圓滿期的全力一擊進行攻殺。
至於底蘊則是部落的氣運,通過祭祀所產生的血氣之力,生機之力等比較特殊的能量,具有溝通天地的能力,隻有這樣的能力才能調動圖騰裡沉睡的紋印為己所用。
但底蘊這東西消耗快恢複慢,不到危急時刻,很少會有人使用,除非是千萬年的累積,這才能夠隨心所欲的使用。
插旗就能獲得天道天品字訣庇佑,甚至一次就出了三個,眾人都顯得有些淡定了。
長恒部落的人都是從北荒來的,像他們這種隻能拿去當作養料的小卡拉米,隻知道部落有圖騰庇佑,更容易存活下去,至於庇佑的等級什麼的,這哪裡是他們能知道的。
許如安倒是知道的更多一些,但是天恒仙宗的仙門印記,是可以調動仙門大陣開啟大乘期層次的陣法,所以她覺得這個三個字訣庇佑也就一般。
但放在他們現在當下的情況,這確實是好東西,畢竟長恒部落裡真正算得上元嬰期戰力的隻有她和洛罷了。
有這庇佑在,即便是逸,隻要掌握了口訣,獲得了權限,一樣可以自取調用。
幽靈團成員之所以這麼淡定,是因為震驚多了,竟也有些習慣了。要是這字訣庇佑不出彩,他們反倒才覺得奇怪呢!
字訣庇佑的品級是根據部落的綜合整體來評定的,天品的層次,一般都是大部落並且有渡劫期在的情況下才能評定的上。
而且第一次評定一般隻會出現一個字訣,隻有部落的人發展的更為全麵的時候,才會出現其他的字訣。
在他們看來,長恒部落第一次就是天品還是三個的字訣庇佑,確實是十分罕見的事,更罕見的是,這樣的評級是許如安和洛兩個人給撐起來的,或者還可以加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安祭司。
至於那些天恒族人,在他們眼中全都是拖累。
因為他們除了人數占多之外,沒有一個是優點。並非是他們嫌棄,而是這就是事實。
實力嚴重斷層,天賦低下,除了許如安和洛,就再無其他的天驕,就連凝若不是有那隕獸靈焰和那煉器的技術,也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
他們不會嘲笑這樣的部落,他們隻會由衷的佩服許如安和洛,還有那個隻在傳聞中的安祭司因為經過這些天的了解,他們已經知道了,這裡大部分人都是奴隸出身。即便是身份最好的,也不過是在大部落裡混上了靈司的頭銜。
與其說他們是大部落,倒不如說是連體係架構都不全的草台班子。
但偏偏這樣的草台班子,卻靠著兩三個年輕人就給撐起來了。
坍眼睛濕潤,他曾經也建立過這樣的一個部落,但是他沒能力保下,慘痛的教訓,讓他放棄了一些天真的執念,放棄了那些處境悲慘的奴隸們,轉而選擇了天驕進行培養。
他並沒有為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因為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