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在懷遠城大營整整盯了一個月的時間,整個懷遠城戰兵的考核才算完成,原本還想給於吉昌幾人解決個人問題的路朝歌也沒了時間,隻能把這件事延後。
而鄭洞國在回到蜀州道之後,立即揮兵南下,之前雲州道和益州道的戰兵在蜀州道邊境上陳兵,就給鄭洞國氣的牙根癢癢,可兩道戰兵並沒有對蜀州道發動進攻,這件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可鄭洞國心裡還是憋著一股氣,這次得了軍令要占領益州道和雲州道,那他還能客氣,將自己的妻子接回來之後,直接扔在了懷遠城,帶著自己手下的親兵就趕回了蜀州道。
鄭洞國在米脂城將神策軍和鐵律軍全部調走,隻給夏侯仲德留了兩萬人,這兩萬人是從兩個軍之中抽調的,留給夏侯仲德也是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
此時的鄭洞國已經帶著八萬大軍陳兵蜀益邊境,他沒有急著帶兵進入益州道,而是派出了手中所有的斥候隊,以及一部分白澤軍,讓他們率先進入益州道,這些人除了打探益州駐軍威勝軍的動向外,就是儘最大的奴力,找到益州道的糧倉所在。
糧食對於軍隊來說絕對是最重要的,一旦軍隊缺糧,那用不了幾天的時間就會崩潰,吃飽的戰兵和餓了三天的戰兵絕對不是一個檔次的存在。
蜀益邊界大營,鄭洞國以及三軍所有正四品以上的將軍全都聚集在中軍帳內,一眾人圍在益州道輿圖前,這份輿圖是錦衣衛千戶趙智興帶著手下的錦衣衛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繪製出來的,這上麵的地理地下要比朝廷下發的輿圖更加詳細。
趙智興在赴任蜀州道錦衣衛千戶後,就帶著手下不多的人手進入了益州道,趙智興的能力還是有的,他早就料到李朝宗會對益州道用兵,所以他提前進入益州道,把益州道的地理地下摸了個清清楚楚,就算是一條小路他都沒有放過。
一眾將軍圍著輿圖討論著進軍路線,益州道境內多山,想要攻下益州首府元武城,唯一的一條大路上,有三座關隘,這三座關隘建在兩山之間,想要過去隻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打下來占領他,但是想打下這三關,付出的代價絕對是想象不到的大。
想繞過這三關,那就隻能走山間的棧道,山間的棧道狹窄而難行,走棧道的戰兵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而且他們不可能帶太多的糧食,到了益州道後方,若是沒有及時的糧草補充,就算他們能趕到元武城下,用不了多久也會因為沒有糧食而軍心渙散,彆看涼州軍訓練有素,可是很多東西不是訓練能夠彌補的。
“大家靜一靜。”鄭洞國在輿圖的邊緣敲了敲說道。
鄭洞國的話讓原本討論熱烈的眾人立即安靜了下來,鄭洞國環視一圈,開口道“這一次對益州道,我決定分七路出兵,每一路一萬人,其中一路作為中軍,從正麵對入益州三關進行牽製。”
眾人沒有說話都看著鄭洞國,這就是軍中的規矩,在主將布置任務的時候,你有多少意見都要憋在心裡,等主將布置完任務,你才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中軍的任務隻是牽製,若是有辦法攻占這三關,那就算是大功一件。”鄭洞國在入蜀的三關之上點了點,道“中軍我準備留下兩萬人,由賈文和將軍率領,你是攻關還是牽製我一概不管不問。”
“末將領命。”賈文和抱拳行禮,道“末將定不負將軍所托。”
賈文和知道,這就是自己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第一個轉折點是路朝歌把他帶到戰兵序列開始,而這第二個轉折點就是這場入益州之戰,隻要自己表現得好,那在益州或者雲州某一個駐軍將軍不成問題。
賈文和從鄭洞國手裡接過兵符後退了回去,一眾將軍看著賈文和手裡的兵符眼熱不已,這可是獨子領軍的機會,誰還不想要呢!這些將軍也都是有自己抱負的。
“魏東亭。”鄭洞國道“你領兵一萬,入益州道走陽舒棧道,繞過三關之後,你可以從背後偷襲三關,或者帶兵直撲元武城。”
鄭洞國在輿圖之上給魏東亭比劃著,隨後又說道“你怎麼打我不管也不問,你領兵的本事我知道,我不給你做太多要求。”
“末將領命。”魏東亭說道。
彆看魏東亭和鄭洞國在官職上相當,但是鄭洞國是李朝宗任命的此戰主帥,一切的軍令隻能出自鄭洞國,至於其他人隻要聽命行事就行了。
魏東亭在入蜀一戰打的不錯,至少路朝歌覺得可圈可點,而且又年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路朝歌是十分願意培養這樣的年輕人的,而且魏東亭是南方人,將來進軍江南也有著極大的作用。
“連山莫樹聽令。”鄭洞國再次拿起一麵兵符說道。
“末將領命。”連山莫樹行禮道。
“你帶一萬人,走安陽棧道。”鄭洞國在安陽棧道上點了點,道“出了棧道之後,不要管其他,直撲元武城不遠處的安陽縣,根據錦衣衛的情報,那裡有大批的存糧,一定要想辦法占領這裡,能做到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定不負將軍所托。”連山莫樹激動的說道。
連山莫樹來到涼州軍已經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當年在西域被路朝歌劫了糧草,為了活命把自己埋在了糧包下麵,然後被到處找肉吃的楊延昭發現了,好在自己有點本事,才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然後還帶著路朝歌躲過了好幾次追捕,這才被路朝歌帶到了涼州道。
又讓人把自己的族人都接到了涼州,而且路朝歌大手一揮給了自己白澤軍副將的職位,不管從哪個角度說,路朝歌對他都已經夠意思了,現在就是報答路朝歌知遇之恩的時候了。
“錢毅謙。”鄭洞國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