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一大堆徐文澤的資料離開了錦衣衛衙門,這麼多資料路朝歌準備慢慢的看,多了解一些徐文澤的情況,在未來涼州肯定會和徐文澤接觸,畢竟徐文澤可是東疆大將軍,麾下還有二十萬東疆邊軍,雖然這二十萬不一定是滿編滿員的狀態,那也是一股不可輕視的戰鬥力。
回到家的路朝歌,就看到了早就等在家中的袁庭之以及穆鴻雲幾位老爺子,這幾位老爺子這段時間可是累的夠嗆,武院眼看著就要開始招募生員了,可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標準。
這不,袁庭之一聽自己大孫回來了,就帶著一幫子老人家跑他家來了。
袁庭之在院子裡,帶著路竟擇和路嘉卉兩個小家夥玩耍,這兩個小家夥和袁庭之還是挺親近的,主要是這老爺子,隻要有點什麼好東西,一準先送到路朝歌這裡,但卻不是給路朝歌的,是給兩個小家夥的。
“乖孫,你可回來了。”袁庭之從路朝歌手裡接過了那一大堆的資料看了看,道“你怎麼突然對徐文澤這個老匹夫有興趣了?”
“見過少將軍。”穆鴻雲幾人也迎了出來躬身行禮道。
“爹爹……”兩個小家夥也跑到了路朝歌身邊。
“你們先去找娘親,爹爹這邊有點事情要忙。”路朝歌摸了摸兩個小家夥的腦袋,道“等爹爹忙完了在陪你們玩。”
兩個小家夥還是很懂事的,路竟擇牽著路嘉卉的小手,應了一聲之後就跑開了。
“諸位都是長輩,見到我就不要行禮了。”路朝歌趕緊說道“你們跟我乾爺爺一樣,叫我朝歌就好,現在諸位也不在朝中任職了,也沒有那麼多官麵上的事,大家隨意一些就好,就把我當成一個小輩就好了。”
穆鴻雲幾人,對攻破昌州有著不小的貢獻,他們的孫子輩也都參加了昌州城門之戰,這些可都是軍功,路朝歌當初將那些人全都安排進了涼州戰兵,現在都在鄭洞國的麾下。
“乖孫,你跟爺爺說說,你是不是對東疆有什麼想法了?”袁庭之拽著路朝歌的手腕,說道“我可跟你說啊!這個徐文澤和現在的四疆大將軍都不同,他是唯一一個老皇帝冊封的大將軍了。”
“我的意思是最好能夠勸降他。”路朝歌被袁庭之拽著往屋子裡走,一邊走一邊說道“主要是我眼饞東疆的水軍。”
“水軍的事我們就幫不上忙了。”袁庭之說道“我們這幾個老家夥,都是在陸上作戰的,一輩子也沒打過水戰。”
進了正堂,大家先後落座,路朝歌說道“爺爺,我想在武院增加一項課程,就是水軍的培養,這對於未來的涼州很重要,現在的涼州水軍,除了戰船什麼都沒有。”
“增加倒是小事,關鍵是沒有人教授啊!”陳建章開口道“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武院的教習先生都沒有配齊。”
“缺口很大嗎?”路朝歌問道。
“很大啊!”穆鴻雲說道“教書先生好找,但是教授兵法戰略的人不好找啊!”
“這件事交給我來辦。”路朝歌想了想,道“這些年,涼州軍退下去的將軍也不在少數,把他們召集起來,暫時應該是夠用了。”
“那感情好。”袁庭之說道“我就知道找你小子肯定能想到辦法。”
“長安城那些駐軍將軍,隻要沒事你們都可以讓他們去講課。”路朝歌想了想,繼續說道“他們也都算是身經百戰了,會的東西不少。”
“我要是有時間,我也會去。”路朝歌繼續說道“武院的建設是一件大事,就和涼州的科舉一樣重要。”
“朝歌,現在有個問題也需要你解決一下。”袁庭之說道。
“您說,隻要是我職權範圍之內的,我一定給您解決。”路朝歌趕緊說道。
“兵器盔甲。”袁庭之說道;“武院需要大量的兵器盔甲以及戰馬。”
“這個我早就給您想好了。”路朝歌笑著說道“兵器盔甲每年撥付武院三萬套,但是管理上您可得抓緊,這東西要是從武院流落民間,可是挺麻煩的。”
“關於這件事,我們幾個老家夥,已經製定了一個詳細的製度。”宋景勝從袖子裡拿出一遝紙,遞到了路朝歌麵前,道“這些就是我們製定的製度,您看看。”
路朝歌接了過來,仔細的看了起來,差不多一刻鐘的功夫,路朝歌抬起頭,道“這個很好啊!比輜重營那邊的管理還要嚴格,輜重營那邊倒是可以效仿這個,真是辛苦你們諸位了。”
“至於戰馬,第一批會送四千匹過去。”路朝歌繼續說道“後續還會有戰馬送到,現在涼州並不缺戰馬,這一點諸位大可以放心。”
“再就是夥食標準。”袁庭之說道“最開始,我們按照課程的安排,決定飲食標準略低於戰兵,但是後來發現不太行,還是需要提高。”
“那就先拉到和戰兵一個水平線吧!”路朝歌想了想,道“武院的先生們,可以在提高一些,算是給這些教書先生的一些福利待遇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不合適。”穆鴻雲說道“咱涼州戰兵向來是一視同仁,這規矩不好打破。”
“這是兩回事。”路朝歌說道“戰兵是戰兵,武院的學生也是戰兵,所以他們和我們的作戰部隊等同,但是先生不是戰兵,所以該有的待遇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