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仆延的突然到來,也讓曹操心頭一凜。
曹操並沒有和烏桓人打過交道,但他卻知道烏桓鐵騎驍勇善戰,絕非等閒之師。
漢朝開國四百餘年,跟胡人的交戰中始終都是敗多勝少。
也隻有漢武帝時期,舉全國之力才真正打敗了匈奴。
所以曹操雖然並不把袁譚放在眼裡,卻不敢小視這夥來曆不明的烏桓騎兵。
郭嘉曾跟曹操說過,牽招曾經統領過烏桓的軍隊。
當時牽招跟曹操交談時,也曾想多給曹操講一講烏桓的故事。
但由於當時曹操覺得烏桓地處偏遠,便沒讓牽招說太多。
現在回想起來,曹操也有些後悔。
果然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時自己隻顧著眼前的袁尚了,結果烏桓之患很快便爆發了出來。
此番曹操率領大軍前來攻打平原,並沒有帶上牽招。
於是他趕緊派人飛馬趕往鄴城,把牽招叫了過來。
牽招一看終於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不敢怠慢,快馬加鞭、星夜兼程地從鄴城趕到了平原曹操大營。
中軍大帳之內,曹操早已等候多時。
“微臣參見主公!”牽招見了曹操,抱拳拱手道。
“子經不必多禮,隨便坐吧。”曹操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道。
牽招點了點頭,在曹操對麵坐了下來。
曹操又問道“子經,聽說你帶過烏桓的兵馬啊?”
牽招點了點頭,答道“微臣當年在遼東時,曾經是烏桓鐵騎的監軍。”
監軍是代表君王或執政者在軍隊中行使監督責任的官員,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這個職位的人,往往跟君主或執政者關係十分密切,被派到部隊當中,主要是做主子的眼線。
監軍在部隊中的地位僅次於將軍,屬於第二號人物。
但他們並沒什麼實權,而是要聽將軍的號令。
這些情況曹操當然完全明白。
“子經,看來你當年跟袁紹關係很好啊,被他派到了烏桓當監軍。”曹操猜測道。
牽招搖了搖頭道“主公,並非您想的那樣。烏桓在幽州有好幾個部落,其中包括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屬國。當年我是在遼東公孫度手下,而遼東屬國屬於遼東郡管轄。所以公孫度便把我派到了遼東屬國做監軍,以監視烏桓兵馬的一舉一動。”
曹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說道“哦,如此說來你跟公孫度的關係很好啊!不過老夫聽說,公孫度前不久已經去世了。”
牽招點點頭道“不錯,當年我跟公孫度的交情確實不淺。他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公孫康繼位了。”
曹操雖然沒去過幽州,但對那裡的事也略知一二。
遼東太守公孫度雖然表麵上是受幽州管轄,但實際上他卻從來不聽幽州的,更不聽朝廷的,人們都說他“恃遠不服”。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方麵,遼東郡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