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死後,郭圖又讓那個守城的侍衛頭領打開南皮城門,把曹操大軍迎了進來。
幾個將軍在前麵探路,確認無誤後,才通稟曹操。
曹操騎在爪黃飛電上,大搖大擺、趾高氣昂地在南皮城中轉悠了一圈,最後才和郭圖來到府衙大廳。
曹操屏退左右,大廳裡就隻剩下了他和郭圖二人。
“公則,你辛苦了!”曹操一臉感激地說道。
郭圖十分謙遜地道“在下仰慕曹公已久,隻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分內之事,實在不足掛齒!”
曹操點了點頭,又道“公則啊,你跟老夫說一說,這段時間你都做了什麼,回頭老夫也好上表天子,對你進行論功行賞。”
郭圖連忙道“不瞞主公,在下這段時間可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啊,甚至連夜觀星象的招數都拿出來了!最開始在平原的時候,您吩咐在下,要讓袁譚和袁尚打起來,在下便苦口婆心地勸袁譚去攻打幽州。後來袁譚終於被在下說服了,可沒成想袁熙、袁尚實在是不堪一擊,袁譚去了之後,沒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薊縣。”
曹操滿腹狐疑地道“公則,可是據老夫派出去的斥候稟報,幽州並沒有發生戰事啊,而且他們在幽州還親眼見到了袁熙、袁尚二人。”
郭圖沉吟了一下,解釋道“袁譚到幽州具體都乾了什麼,在下並不十分清楚,隻是聽他自己說把袁熙、袁尚打的大敗。也可能是他們根本就沒打仗吧,是袁譚自己胡亂吹牛的。”
曹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道“接著老夫又給你寫了封信,讓你平衡他們之間的勢力,不要出現一邊倒的態勢。”
郭圖回憶了一下,說道“後來袁譚又回到了平原,說他們兄弟握手言和了,還和烏桓人搭上了關係。沒過兩天,蘇仆延又來到了平原,也想跟袁譚結盟。在下這才知道,原來烏桓內部也有派係之爭。蹋頓和袁熙、袁尚結了盟,蘇仆延想和袁譚搭上關係,從而以對抗蹋頓。於是在下便又給您寫了封信,讓您先按兵不動。在下覺得既然蹋頓和蘇仆延不合,那麼袁家這幾個小子就一定會再起紛爭。等他們打個兩敗俱傷,您再出來收拾殘局。”
曹操一聽這話,不由尷尬地笑了笑。
當時他以為郭圖是詐降,所以郭圖說什麼,他才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郭圖又正色道“曹公,恕在下直言,你此番帶兵前來攻打袁譚,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哦?公則何出此言啊?”
“正如在下前麵所說,若是您靜觀其變的話,袁氏兄弟必然再動乾戈,到時您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整個冀州,甚至幽州。而您卻一意孤行,親自帶兵來攻打袁譚。雖然袁譚被斬殺了,但幽州的袁熙、袁尚依然尚在。那裡又有強大的烏桓鐵騎,您想拿下幽州絕非易事啊!況且您跟袁譚交戰了兩場,雖然是拿下了南皮,自己也損失了很多兵馬,實在是得不償失。”郭圖義正言辭地說道。
原來,郭圖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該以何等麵目展現在曹操麵前。
他先是想到了當年的袁紹。
袁紹喜歡沽名釣譽、喜歡被人阿諛奉承,所以田豐、沮授那樣的人備受冷落,甚至慘遭殺害。
而自己和逢紀這樣的人,擅長察言觀色、花言巧語,總是對袁紹投其所好,才得到了他的重用。
曹操既然與袁紹為敵,又打敗了他,就說明曹操應該不是這樣的人。
那麼曹操就很可能不喜歡溜須拍馬、巧言令色之徒,而是更欣賞田豐、沮授那樣仗義執言、剛正不阿的正人君子。
於是,郭圖便決定在曹操麵前一反常態,收起之前的嘴臉,拿出一副犯顏直諫的樣子,讓曹操覺得自己是個既有能力又有正義感的人。
曹操被郭圖說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歎了口氣道“公則所言有理,老夫此番攻打袁譚,確實掉以輕心了。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平原,袁譚也會開城獻降,卻沒想到他竟然跑到南皮負隅頑抗,還聯合烏桓鐵騎折損了我軍近萬人馬。”
郭圖看曹操一副難為情的樣子,又安慰道“曹公,有道是既墜釜甑,反顧無益;已覆之水,收之實難。事情既然已經過去,您就不必再糾結了,我們還是往前看吧!”
曹操點了點頭道“公則所言極是,你覺得老夫後麵該如何行事啊?”
“在下如果沒猜錯的話,曹公下一步是打算攻打幽州,將袁氏兄弟徹底鏟除!”郭圖猜測道。
曹操笑著點點頭道“公則果然懂得老夫心思啊!”
“不過曹公,依在下之見,這並非上上之策!”
郭圖話鋒一轉。
曹操心下有些不悅,臉上卻不露聲色,問道“那公則說說你的想法!”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曹公若是前去攻打幽州的話,實在吉凶未卜、勝負難料。袁熙在幽州有五萬精兵,烏桓鐵騎又天下無敵,最後您即便是勝了,也隻能是慘勝。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說的正是這個道理。”郭圖引經據典地道。
曹操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依公則的意思呢?”
“曹公,如今您剛拿下了整個冀州,根基不穩、人心未定,您應該先安撫好整個冀州的百姓,順便再拿下東部的青州。至於北麵的幽州嘛,您可以裝作一副要去討伐的樣子。幽州各路人馬之中肯定會有人趨炎附勢,前來投靠您的。到時您再依靠他們在當地的勢力,便可很容易地鏟除袁熙、袁尚。”郭圖頭頭是道地分析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郭圖的這番話,還真是說到了曹操心坎裡。
彆說是整個冀州,就是鄴城進駐了這麼久,人心依然還是向著袁家的。
當年袁紹對鄴城百姓素有恩德,他去世時,整個鄴城的百姓都哭天搶地、尋死覓活的,如喪考妣一般。
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兒搬到鄴城之後,城中的百姓也根本不承認他這個冀州牧,民心依然在袁家那邊。
這種情況也讓曹操感到十分頭疼,但他卻無計可施。
隻能通過時間的推移,對他們施以更大的恩惠,才能慢慢改變人們的觀念和態度。
曹操緩緩點了點頭道“嗯,公則此計甚妙!幽州我們可以先放一放,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再做定奪不遲!”
郭圖連忙不失時機地恭維道“主公英明!”
喜歡三國秘事第二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秘事第二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