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看曹操久久不語,又問道“大人,聽您這麼一說,這霍光似乎是善終了?”
曹操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道“有道是伊尹放太甲以寧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他們都是所謂的忠臣,自然會善終了,嗬嗬嗬。”
劉詢聽曹操這麼說,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
剛才與曹操的整個對話中,話裡話外,自己都透露著對董卓和霍光的不滿。
而在曹操眼中,似乎董卓和霍光並不是什麼奸佞之徒,反而是拯救大漢的忠臣賢士。
曹操自己便是董卓和霍光這樣的人物。
無論劉弗陵也好,劉賀也罷,還是後來的劉病已,他們所處的角色與現在的漢獻帝劉協又有何分彆?
自己討厭董卓和霍光、同情那幾個皇帝,豈不是在跟曹操作對?
想到這裡,劉詢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賠笑道“大人說的是,霍光絕對是個大忠臣,大漢若是沒有他的話,恐怕早就完蛋了!漢武帝死的時候,劉弗陵才八歲。一個八歲的小孩兒能懂什麼?若是沒有顧命大臣輔佐,肯定又得落入外戚乾政、宦官亂政的局麵之中。若是沒有霍光出來主持大局,恐怕黃巾之亂在劉弗陵執政的時候就爆發了,嗬嗬嗬!”
曹操當然知道霍光不是什麼好東西,人們常說“伊尹放太甲以寧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實際上霍光和伊尹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伊尹放太甲,那是因為太甲年少時頑劣不堪,不遵守成湯的大政方針。
伊尹作為太甲的老師,完全有義務教育自己的弟子,便把太甲安置在成湯的墓地桐宮守孝了三年。
伊尹想讓太甲在那裡閉門思過、反躬自省,最後再出來做個有道明君。
後來太甲終於成熟了,伊尹又把他接了回來,並且還政於他,一心一意地在他身邊輔佐。
伊尹是夏末商初的政治家、思想家、商朝開國元勳、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中華廚祖,是一位公認的正人君子。
就連孟子那樣的聖賢,也對伊尹有著很高的評價。
而霍光算什麼?
充其量是個陰謀家,就仗著自己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而取得了漢武帝的信任。
漢武帝死後,霍光又擅自廢立、乾綱獨斷,將三個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
曹操雖然知道霍光是什麼樣的人,但他更知道霍光與自己是同道中人。
自己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所以對於霍光這個人,曹操隻能在心裡鄙視,嘴上還是要加以肯定。
“霍光的事咱們就不說了,還是說說劉病已的事吧!”曹操轉移話題道。
劉詢點點頭道“好的大人!劉病已是漢什麼帝來著?”
“漢宣帝!在他執政時期,大漢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曆史上稱這段時期為‘孝宣中興’。當然了也有人說是‘昭宣中興’,但老夫卻不這樣認為。”曹操振振有詞地說道。
劉詢聽得雲裡霧裡,不禁問道“哦?大人有何高見?”
“若說是‘孝宣中興’,指的就是漢宣帝劉病已,若說是‘昭宣中興’的話,就是指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病已了。劉弗陵登基時才八歲,駕崩時也不過二十一歲。劉弗陵整個在位期間都處於年少懵懂的時期,又能有多大的作為?”曹操解釋道。
劉詢眼珠一轉,說道“大人,在下覺得還是叫‘昭宣中興’比較合適一些!”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哦?何以見得?”
“大人,劉弗陵雖然沒本事,但是霍光有本事啊!霍光輔佐劉弗陵,大漢各路諸侯才不會成天打來打去的。所以叫‘昭宣中興’雖然指的是漢昭帝、漢宣帝時期,卻更是在歌頌大漢的中流砥柱霍光霍大人!”劉詢解釋道。
曹操一聽劉詢話裡有話,會心一笑道“你要是這麼理解的話,倒也不無道理。”
劉詢又意味深長地道“大人,這劉病已嘛,可不得不防啊!霍光死了之後,他撥亂反正,將整個霍家連根拔起。所以作為霍光來說,還是要在有生之年防患於未然啊!”
曹操當然能聽出劉詢的弦外之音,狡黠一笑道“若你是霍光的話,該當如何行事?”
劉詢想了想道“劉病已!重點就在劉病已身上!一定要派人密切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把他身邊的人都換成自己人。不能讓他有任何權利,尤其是兵權。還有嘛,就是不能讓他的子嗣留在世上。當年巫蠱之禍不就是因為沒除掉繈褓中的嬰兒,才讓劉病已日後鹹魚翻身的嘛!”
曹操點了點頭道“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對了,這個劉病已還有個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
劉詢皺起眉頭搖了搖頭道“在下實在不知!”
曹操狡黠一笑,又來到案幾前,拿起劉詢寫字的那張紙,遞到了他的手上。
劉詢看完之後哭笑不得地道“不會吧,他跟在下叫一個名字?”
“如假包換!”曹操十分篤定地說道。
劉詢這才知道,曹操給他講了這麼一大堆大漢的曆史,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原來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跟自己是同名同姓。
“大人,在下得為自己澄清一下。首先,我雖然姓劉,但我可不是什麼漢室宗親,跟劉協一點兒血緣關係都沒有。其次,這天底下重名重姓的多了,我跟劉病已撞一起了,這隻能怪我爹媽沒文化,給我起了個皇上的名字。還有就是姓甚名誰這東西並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若是我自己能做得了主,那我肯定不叫劉詢,起碼我也得姓曹!”劉詢義正辭嚴地說道。
曹操有些忍俊不禁,又道“彆緊張,老夫跟你說這些並沒有彆的意思,隻是希望你能夠對曆史人物有個正確的認識。大家都覺得好的人,未必就真是好人。大家都覺得壞的人,也未必就真是壞人。正所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是是是,大人說的甚是!其實我一直就認為霍光、董卓絕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反而是大漢的功臣。就拿董卓來說吧,若是沒有他老人家力挽狂瀾,隻怕大漢早就亡了!”劉詢在一旁附和道。
曹操笑了笑道“咱們言歸正傳吧,你此番前來,意欲何為啊?”
“大人,在下是代表整個青州前來真心投奔的。日後我們青州完全聽大人調遣,唯大人馬首是瞻!”劉詢滿臉誠意地說道。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日後老夫會表奏天子,封你為青州刺史!”
喜歡三國秘事第二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秘事第二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