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封書信是徐州的臧霸寫來的,說昌豨在東海國發動了叛亂,正在攻打琅琊國,建議曹操即刻出兵剿滅。
曹操放下書信,快步來到了地圖前麵。
城陽郡地處青州,東部臨海。
東海國地處徐州,也是東部臨海。
城陽郡和東海國部分接壤。
琅琊國位於東海國的北部,城陽郡的西部。
那麼管承攻打城陽郡,昌豨攻打琅琊國,很有可能是兩人早就預謀好的。
他們打算拿下了琅琊國之後,勝利會師,再兵合一處攻打青州和徐州其他各郡國。
雖然這些隻是曹操的個人猜測,無論孫觀還是臧霸,在信中並未提到此事,但曹操還是覺得很有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令曹操不解的是,昌豨和臧霸都是泰山寇出身,他們早年便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臧霸怎麼會直接寫信說昌豨的不是呢?
就算昌豨真的造反了,臧霸也該裝聾作啞、視而不見,不該出賣自己的兄弟呀!
一時之間,曹操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務之急,必須儘快拿出處理問題的辦法,否則青州和徐州都會變得動蕩不安。
如果說光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管承在青州鬨事,自己完全可以不必放在心上,隻需派人前去聯合孫觀將其剿滅。
但現在又冒出來個徐州的昌豨,這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如果不能及時將他們剿滅,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有道是爝火雖微,卒能燎原;涓流雖寡,浸成江河。
如果任由這兩夥兒反賊發展壯大,最後再兵合一處,那麼很可能之前自己辛辛苦苦拿下來的徐州、青州都付之東流。
看來幽州還得先放一放了,青徐二州必須得親自走一遭了。
拿定主意之後,曹操又把樂進、李典、夏侯淵、於禁叫了過來。
“如今,青州管承有所異動,徐州昌豨也跟著響應,我意,即刻發兵前往青徐二州,剿滅叛黨、撥亂反正!”曹操開門見山地說道。
大家聽了這話,都麵麵相覷、竊竊私語起來。
“主公,誰是管承啊?”樂進十分好奇地問道。
曹操搖頭苦笑道“老夫也不知道哪冒出來的鼠輩,竟然如此膽大包天、不自量力,眼看著都快拿下青州的半壁江山了!”
李典又站出來道“主公,管承這個人,末將倒是有所耳聞。他是海賊出身,之前隻在東萊郡一帶活動。”
曹操憂心忡忡地道“東萊郡是青州第一大郡,城陽郡是青州第二大郡。此時管承正在帶兵攻打城陽郡,若是真的讓他拿下了城陽郡,小半個青州就是他的了!”
夏侯淵又十分詫異地問道“主公,這昌豨又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