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帶著大軍從淳於縣返回鄴城。
在鄴城隻待了幾日,曹操便又帶著所有心腹趕往了許昌。
來到許昌之後,曹操又單獨麵見了皇帝劉協,跟他簡單地說明了一下青州、徐州剿匪的情況,並建議他第二天上早朝,召集文武百官議事。
說是建議,其實就是命令,劉協也不敢多問,隻好按照曹操的吩咐照做。
第二天一大早,滿朝文武便都聚集在了朝堂之上。
“眾位愛卿,今日上朝,朕是有要事與大家商議。”
劉協說完之後,便把目光向曹操望去。
曹操坐在皇帝旁邊,小聲道“陛下,可以先說一說青徐二州剿匪之事。”
劉協尷尬一笑,點了點頭,又高聲對大家道“去年青州、徐州兩地發生叛亂,曹愛卿親自帶著人馬前去剿匪。曆時半年之久,終於將匪患鏟除,平定了青徐二州。曹愛卿就是我大漢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啊!我大漢有曹愛卿主持大局,何愁天下不太平、社稷不昌盛啊,哈哈哈!”
曹操微微一笑,謙虛地道“陛下過譽了。為我大漢江山社稷殫精竭慮、鞠躬儘瘁,實乃老臣分內之事!”
曹操頓了頓,又說道“陛下,古人雲功亡原者賞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檢。這些年來,老臣為社稷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手下的很多將士也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故老臣鬥膽建議陛下,將這些有功之臣逐一進行封賞。”
劉協連忙點頭道“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啊!朕也正有此意!”
說完之後,劉協便不知該說什麼了。
因為劉協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些人有功、到底哪些人該賞。
甚至階下的很多人,劉協連見都沒見過,就更彆說他們叫什麼名字、有哪些功勞了。
曹操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從袖中拿出一個竹簡,展開宣讀起來。
“夏侯惇,當年討伐徐州,從征呂布,為流矢傷及左目。老臣建議封其為建武將軍、高安鄉侯,增邑八千戶,並前兩千五百戶!”
劉協認得夏侯惇,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兄,更是曹操的第一心腹愛將。
而且夏侯惇戰功赫赫,又在戰場上被射瞎了一隻眼睛,對他封賞是應該應分的。
“夏侯將軍功勳卓著,實乃社稷棟梁之臣,準奏!”劉協煞有介事地說道。
曹操點了點頭,又接著道“樂進、於禁、張遼三位將軍,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都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統率全軍、撫慰將士、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從無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是故老臣鬥膽建議,封樂進為折衝將軍、廣昌亭侯,封於禁為虎威將軍、益壽亭候,封張遼為蕩寇將軍、都亭侯,每人增邑二百戶,並前一千二百戶。”
劉協雖然不知道這幾個人都具體立過什麼功勞,卻知道他們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大將。
於是劉協又連忙點頭道“嗯,此三人都是我大漢不可或缺的猛將,理應如此,準奏!”
曹操點了點頭,又接著道“徐晃,討伐毛城,設伏兵掩擊,破三屯。從破袁譚於南皮,討平原叛賊,亦克之。是故老臣鬥膽建議,封徐晃為偏將軍、都亭侯。”
此時劉協已經不知該說什麼了,隻好笑著點點頭道“準奏!”
曹操又接著道“張合,官渡之戰居功至偉,後來又從攻袁尚於鄴城、從擊袁譚於渤海。是故老臣鬥膽建議,封張合為偏將軍、都亭侯。”
“準奏,準奏!”劉協不假思索地道。
曹操又接著道“張繡,官渡之役,力戰有功,從破袁譚於南皮。是故老臣鬥膽建議,封張繡為破羌將軍、宣威侯,複增邑兩千戶。”
劉協又道“準奏,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