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鄧縣襄陽城西二十裡的一個草廬裡,幾個年輕人此時正在談笑風生。
一個身披鶴氅、羽扇綸巾、麵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年輕儒生眉開眼笑地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哈哈哈哈!”
這個年輕人正是諸葛亮,此時他剛好二十七歲,風華正茂、揮斥方遒。
“孔明啊,我們哥幾個可是有日子沒聚了,哈哈哈!”徐庶感慨道。
另一個年輕人嗔怪道“有些人呐,一當了官兒,就把原來的朋友給忘了!”
此人名叫石韜,字廣元,豫州潁川人,與徐庶是同鄉,初平年間二人一同來到荊州避難。
徐庶搖頭苦笑道“廣元呐,你這話打擊麵兒可就有點兒大了吧,一下子可不隻得罪了我一個人呐!若說為官的話,州平才是真正的官呢!我這算什麼呀,隻不過是新野縣令的一個門客而已。”
一個身材魁梧、精神矍鑠的年輕人道“元直,人家廣元說你呢,少在這挑撥離間。我這也是沒辦法,子承父業嘛,誰讓我有一個當太尉的爹呢!父命難違,如果自己可以選擇的話,我才不願當什麼狗屁中郎將呢,遠不如閒雲野鶴逍遙自在。”
這個年輕人叫崔鈞,字州平,其父曾經是當朝太尉崔烈,後來被董卓迫害入獄。
崔鈞為了替父親報仇,從此便走上了仕途,當起了虎賁中郎將。
又一個年輕人道“哎呀,你們就不要互相挖苦了,人各有誌,不可強求。有道是強者入世,智者出世。雖道路各彆,最後卻都殊途同歸,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求同存異的。”
這個年輕人叫孟建,字公威,頗有治國之道,又精通兵法,至今與諸葛亮一樣,隱居在荊州。
諸葛亮又道“今天我們大家能聚在一起,可要感謝元直啊!若不是他組織,指不定我們何年何月、何時何地才能歡聲笑語、齊聚一堂呢,哈哈哈!”
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郡人。
他三歲喪母、八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先是跟著叔父諸葛玄去了豫章。
後來諸葛玄被罷官,又帶著他們來荊州投奔了劉表。
徐庶、石韜、崔鈞、孟建都是諸葛亮的好朋友,人稱“諸葛四友”
除了弟弟諸葛均,諸葛亮還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哥哥諸葛瑾去江東避難,後來被孫權相中,在其手下做了長史。
大姐嫁給了荊州世族豪強家的公子蒯琪。
二姐嫁給了襄陽名士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
在諸葛亮十七歲的時候,叔父諸葛玄與世長辭了。
諸葛亮便和弟弟諸葛均隱居在了距離襄陽城西二十裡的地方,也就是南陽鄧縣的一個草廬之中。
兄弟倆相依為命、晴耕雨讀,日子雖然窮困潦倒,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這個草廬號曰“隆中”,此時幾個年輕人便是聚集在這裡。
石韜又打趣道“我看徐元直這小子沒這麼好的心眼兒,他指不定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呢!”
徐庶指了指石韜,問道“我說廣元呐,咱們倆可是老鄉啊,你不跟我一夥兒也就算了,怎麼還處處針對我呀?”
崔鈞笑了笑道“說歸說,鬨歸鬨,元直,你如果真有什麼事的話但說無妨。兄弟們如果能幫上忙,一定會儘力而為的。”
孟建也跟著道“對,元直,這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一天也挺忙的,把哥幾個都找來,肯定有什麼事相求吧!”
徐庶點了點頭道“實不相瞞,我還真有點兒事,不過也不是什麼太要緊的事,更不用麻煩幾個弟兄!”
眾人麵麵相覷,心下也更加好奇了,都等著徐庶繼續往下說。
徐庶呷了口茶,又說道“我想請孔明兄出山。”
石韜啞然失笑道“什麼?虧你也想得出來!他的架子比誰都大,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看除非是天王老子,否則誰也彆想請動他。”
徐庶佯怒道“我說老石,人家還沒說話呢,你就先在這裡搗亂,你是誠心跟我過不去是嗎?”
崔鈞又道“元直啊,廣元說的有道理,我也覺得你請不動孔明。你想啊,人家平日裡總是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是何等人物?那可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千古風流人物啊,隻有皇上才有資格征辟人家,哈哈哈!”
孟建又問道“元直,你為何要請孔明出山呢?”
徐庶歎了口氣道“唉!我投奔劉備已經六七年了,未立下尺寸之功,實在是愧對人家。眼下曹操統一了北方,荊州又打算投降曹操,劉備可以說是命懸一線了。隻要荊州方麵一投降,劉備隨時都會人頭落地。我想給他出出主意,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實在想不出什麼太好的辦法。有道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作為劉備的謀士,我還是有責任為他出謀劃策的。但對於眼下的困境,我也實在束手無策,於是我就想到了孔明。孔明向來博學多才、足智多謀,他一定有辦法幫劉備渡過難關的。所以我今日就來隆中找孔明了,順便再把兄弟幾個聚到一起敘敘舊。”
幾個人都知道徐庶去新野投奔了劉備,也聽說曹操徹底消滅了整個袁氏集團,卻並不知荊州的具體情況,更不知劉備和曹操到底有何過解。
聽徐庶這麼一說,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
“元直,這荊州想投降曹操就投降曹操嘛,為何劉備就肯定活不下去了呢?”石韜好奇地問道。
“劉備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總之曹操絕不會放過他的。”徐庶長話短說地道。
幾個人都不再說話,又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望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手搖羽扇,莞爾一笑道“元直,這劉備就是你的主子?”
徐庶點了點頭。
諸葛亮又道“元直,我跟你是莫逆之交,但我卻並不認識這個叫什麼劉備的呀!你的忙我可以幫,但他的忙我可幫不了!”
“孔明,你這話是何意呀?”徐庶問道。
“你回去就跟劉備說,我不肯去他手下做事。人你舉薦了,也親自去請了,你的使命已經圓滿完成了,也算對劉備仁至義儘了。至於結果什麼樣,那就不是你的問題了。”諸葛亮淡淡地說道。
喜歡三國秘事第二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秘事第二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