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瑜沒有想到,王夫人沒有把她還給趙姨娘,而是讓她單獨住一個小院。
之前她怎麼沒有想到這個可能呢?
幸好王夫人這樣決定了,這是對她最好的安排了,要不然她就要和趙姨娘一起住了。
趙姨娘這個人是有慈母之心的,隻不過不是對她罷了。
依佩瑜看來,趙姨娘這個人應該是個重男輕女的,也是,生的女兒是要嫁出去的,而兒子卻可以成為她的依靠,也不怪她重視兒子,但是她重視兒子,也不應該這樣作賤為難自己的女兒啊!
因此佩瑜對這個趙姨娘沒有好感,本來她就是半路來的,如果趙姨娘是個對她好的母親,她還會孝順她,然而事實上趙姨娘對她並不好,那她以後對趙姨娘也隻要麵上過得去就行了。
所以佩瑜是不想和趙姨娘一起住一個院子的。
佩瑜安定下來之後,就開始規劃自己以後的生活了。
一個人想要過得好,衣食住行各方麵都要順心才行。
衣服這方麵,賈府每個季度都是有給主子們做衣服的,這個還行,不用改善了。
住的方麵,就如今這個整潔乾淨的小院,家具齊全,佩瑜覺得還可以,以後可以慢慢添置東西。
出行的交通工具這個也不用佩瑜操心,首先就是小姐們很少出門,講究的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出門,也有府裡的馬車備著的。
剩下的也就隻有吃這方麵的。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對佩瑜來說,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每餐吃得不好,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生命中,美食是不可辜負的一個存在。
但是,佩瑜自己身為庶女,份例根本就不多,還被趙姨娘用各種由頭拿走了一些,就算以後不被她拿走,她的份例菜也就是一般般而已!
所以她還是得找個法子去提升自己的夥食質量。
這個問題其實也挺好解決的。
第一個辦法,她可以在小院裡設置一個小廚房,而她廚藝非常不錯,可以讓侍書買了菜自己做飯吃。
然而佩瑜想一想每天做飯的感覺,覺得很辛苦,還是算了吧!
第二個辦法,就是買通廚房的人,每個月給廚房的人一些銀錢,讓廚房的人給她上好菜。
這個可以有!
佩瑜讓翠墨去辦,不隻給了翠墨足夠用於點好菜的銀子,還讓翠墨拿了幾張忠心符給收買的人用上,這樣廚房被收買的人就會忠心於她了。
佩瑜覺得自己為了口吃的,真是太難了。
至於去提飯菜回來的途中會不會被發現?那食盒都是有蓋子的,彆人都看不到裡麵的飯菜,隻會以為是份例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