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的護山大陣,那可是由七寶砌成、經過萬佛加持的堅固屏障啊!然而,在這道劍光麵前,它卻如同薄紙一般脆弱不堪,輕易地就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缺口。
劍光所過之處,虛空仿佛被撕裂開來,留下了一道久久不散的血色痕跡,就如同天穹被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觸目驚心。
“師尊……”道行羅漢的聲音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變得異常低沉和沙啞。
他的麵色如死灰一般,毫無血色,雙眼死死地盯著自己那空蕩蕩的劍鞘,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這柄戮仙劍,對於他來說,意義非凡
。它不僅陪伴著他曆經了封神大劫這樣的生死考驗,更是他投身佛門後的千年歲月裡,最親密的夥伴和最得力的武器。
就在今天,這把與他相伴千年的寶劍,竟然就這樣離他而去,消失在了茫茫的劍光之中。
阿彌陀佛站在一旁,靜靜地望著劍光遠去的方向,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或悲傷,隻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平靜。
他輕輕地撫摸著手中那串出現裂痕的念珠,緩緩說道:“誅仙四劍本就不屬於你,強留千年,終究隻是徒勞罷了。”
說完,阿彌陀佛轉過頭來,看向道行羅漢,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慈悲和憐憫。他輕聲說道:“你既然已經投入我的門下,成為了佛門弟子,又何必再如此執著於那道門的法寶呢?”
道行羅漢沉默了許久,他的目光從最初的震驚,逐漸變得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然而,最終,他的眼神又慢慢恢複了平靜,就像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
他緩緩地抬起那顫抖的雙手,在胸前合十,用一種近乎虔誠的語氣說道:“弟子……明白了。”話音未落,隻見他的周身突然湧起一股強大的佛力,那原本因為失去寶劍而顯得有些黯淡的金身,此刻竟然變得更加凝實,散發出耀眼的金光。
那柄一直束縛著他佛心的戮仙劍,此刻的離去,反而讓他真正地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阿彌陀佛麵帶微笑,微微頷首,表示對此次法會的滿意。他轉身麵向眾多比丘,聲音溫和而莊重地說道:“今日法會至此圓滿結束。金剛藏菩薩,你帶領眾人前去修補護山大陣,確保其堅固無虞。大勢至菩薩,你則負責安撫山中眾生,讓他們安心修行。”
眾菩薩恭敬地領受佛旨,然後迅速行動起來。金剛藏菩薩率領一群比丘前往護山大陣所在之處,開始檢查並修複受損的部分。大勢至菩薩則施展慈悲法力,安撫山中的生靈,讓它們感受到佛法的溫暖和安寧。
待眾人散去後,阿彌陀佛獨自一人端坐在金蓮之上,目光凝視著東方天際,仿佛能穿透無儘的虛空看到遙遠的地方。他輕聲自語道:“通天啊通天,你這一招確實精妙無比。不過……”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似乎洞悉了通天教主此舉背後的深意。
就在這時,一道血色劍光如閃電般從西方極樂世界疾馳而出,劃破虛空,直直地朝著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宮飛去。劍光中,隱約傳來通天教主暢快的大笑聲:“哈哈哈……準提老兒,你以為渡走我幾個弟子,就能占儘便宜?今日先收回一劍,來日再與你算總賬!”
這道血色劍光速度極快,猶如流星劃過天際,轉瞬即逝。
而在劍光之後,須彌山巔,道行羅漢靜靜地立於風中,他的身影在狂風中顯得有些單薄,但他的眼神卻異常堅定。
他望著自己空懸的劍鞘,忽然輕笑一聲,將劍鞘拋入八功德池中。
隨著&34;噗通&34;一聲輕響,千年執念,就此沉入水底。
在玉泉山金霞洞內,一股濃鬱的丹氣如雲霧般繚繞。玉鼎真人端坐在八卦丹爐前,他雙手掐著子午訣,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爐中的九轉金丹。這顆金丹已經到了煉製的關鍵時刻,任何一點細微的火候變化都可能導致前功儘棄。
就在玉鼎真人全神貫注地掐算著火候時,突然間,他腰間懸掛的烏木劍鞘毫無征兆地劇烈顫抖起來,發出一陣低沉的“嗡嗡”聲,仿佛是金屬在共鳴。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玉鼎真人麵色劇變,他手中的法訣差點因此而出錯。
他定睛一看,隻見那柄原本安靜地躺在劍鞘中的青碧色“陷仙劍”竟然自行出鞘了三寸,劍身閃爍著詭異的青光,而劍身上刻著的“陷仙”二字更是顯得陰森可怖。更令玉鼎真人心驚膽戰的是,劍格處鑲嵌的那枚定魂珠竟然出現了細密的裂紋,仿佛隨時都會碎裂開來。
“不好!”玉鼎真人心中暗叫一聲,他來不及多想,立刻一揮袖袍,十二道玉符如流星般疾馳而出。
這些玉符可不是普通的符咒,它們乃是元始天尊親自賜予的寶物,每一道都蘊含著周天星辰之力,威力驚人。
玉鼎真人雙手掐訣,口中念念有詞,隻見那十二道玉符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在空中急速飛舞,眨眼間便交織成了一個複雜而神秘的陣法——“十二元辰鎖仙陣”。
這個陣法宛如一張巨大的網,將躁動不安的陷仙劍牢牢地困在其中,任憑它如何掙紮,都無法掙脫這道束縛。
然而,陷仙劍似乎並不甘心被束縛,隻見它微微一顫,劍身之上猛然迸發出一股強大的青光,如同一股洶湧的波濤,狠狠地撞擊在玉鼎真人布下的陣法之上。
那些原本足以困住大羅金仙的玉符,在這股強大力量的衝擊下,竟然像是脆弱的瓷器一般,接連炸裂開來,化作無數細小的齏粉,飄散在空氣之中。
玉鼎真人見狀,臉色驟然一變,口中悶哼一聲,嘴角溢出一絲鮮血。
這十二道玉符與他心神相連,此刻被毀,他的元神也受到了不小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