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各自拔除吳軍據點,計劃於夏口會師。
目前王昶軍兩路人馬還在魏境,暫時沒有與吳軍交戰。
而東路軍諸葛誕要穿越大彆山區前往武昌,行軍速度就更慢了,目前諸葛誕軍仍在弋陽郡境。
看到此處,夏侯獻不禁抬頭看向座下的賈充。
“公閭,我軍能從豫州長驅直入,威脅武昌,這都是令尊的功勞。”
“先父之文治武功,臣遠不能及也。”
賈充倒也謙虛,論才能他確實不如賈逵半分。
夏侯獻覺得,賈充是聰明,但都是些小聰明不過他優點是識時務,缺點也是。
說起賈逵
原本從豫州是沒有一條正式的道路通往武昌的。
曹操和曹丕父子時代,魏軍南征一般隻有三個選擇。
上遊的江陵,下遊的濡須和廣陵。
而在賈逵擔任豫州刺史期間,積極上疏請求在豫州開辟臨江直道。
此路從弋陽郡穿越大彆山脈南下,經過鄂北山地進入江漢平原,然後到達江畔。
這能威脅大江對麵的,曾經的吳國的首都武昌,從而迫使孫權無法隨意調動武昌的軍力來救援上下遊。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諸葛誕這路軍隊可直指偽吳的都城。
“相國。”
鐘會手裡拿著一筒書信大步走進帳內。
“鎮東將軍派人送信來了。”
“念於孤聽。”
鐘會隨即拆開封泥,從竹筒中拿出信紙。
“鎮東將軍說,濡須山守備森嚴,他不敢貿然上山進攻,但在山下與吳軍對峙,徒耗時日,於戰局無益。”
“郭都督打算做什麼?”夏侯獻問。
鐘會低頭又看了一眼:“他請求出兵皖口,占據吳軍江要衝,以威脅大江上的東吳援軍。”
此前揚州獲得確切消息,諸葛恪當真出兵了。
上次情報送來時,諸葛恪應當還在蕪湖,這時候應當已經越過了皖口。
郭淮打算在諸葛恪後方搞事,確實不失為一個選擇。
但夏侯獻思忖了一陣,開口道:“還是不要去皖口。”
聞言,盧欽忍不住說道:“臣以為鎮東將軍此計可行啊,東吳的濡須防線固若金湯,非大軍不可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